各学院、各项目团队:
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已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学校认定的Ⅲ类比赛。2025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现已启动,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清华大学、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英特尔公司和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共同承办。根据大赛通知要求(附件1)和深圳分赛区通知要求(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P2WSKphtAjuuFJ9OZzU-0w),现就我校组队参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
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对任何中国公民或美国公民、或在中国或美国获得永久合法居留权的个人开放。
报名者年龄应在大赛报名起始日时符合18周岁以上或 40周岁以下的要求(2025年大赛要求报名者出生日期不早于1985年6月1日并且不晚于2007年6月1日)。
参赛者不能为(1)承办单位[即,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清华大学、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及美国合作方的员工,或上述任何实体的母公司或子公司的员工;(2)上述任何实体的任何一名员工的直系亲属。
二、赛道设置
2025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分为主赛道与职业院校分赛道(分赛道仅针对中国赛区)。主赛道由南方科技大学承办,职业院校分赛道由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承办。两个赛道在报名、选拔赛时均有所区分。本次学校只组织深圳分赛区主赛道,请勿报名其他赛区和分赛道。
三、主赛道奖项设置
主赛道设一等奖项目 5个,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项目若干。
四、比赛安排
(一)2025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比赛安排
1.第一阶段:大赛启动、参赛选手报名和分赛区选拔赛;
2.第二阶段:决赛入围团队优化作品;
3.第三阶段:大赛决赛。
(二)深圳分赛区比赛安排
1.第一阶段:5月1日-6月6日 23:59 线上报名与提交作品介绍;
2.第二阶段:6月7日-6月13日 组委会对参赛项目进行初筛,公示选拔赛参与名单同时通知比赛具体安排;
3.第三阶段:6月21日-6月22日 深圳赛区主赛道选拔(以组委会最终通知为准)。
五、报名要求
(一)同一个项目只能选择一个分赛区的一个赛道进行报名,不得重复报名多个赛区,也不得重复报名多个赛道,报名团队需慎重选择赛区和赛道。如发现同一项目同时报名多个赛区或多个赛道,大赛工作组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二)报名者可采用个人或团队方式参赛。
1.以团队形式报名时,团队总人数不得超过5人(含领队),领队为团队的联系人和代表。
2.一名参赛者只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与到一个项目之中。
3.每个参赛项目可至多有一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不得再以领队或者成员身份参赛。
4.参赛个人或团队需在报名时签署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参赛者声明,报名成功后则视为参赛个人或团队完全接受本大赛参赛者声明(详见附件2: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参赛者声明)。本大赛不收取报名费。
(三)报名者可通过登录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官方网站(https://chinaus-maker.cscse.edu.cn/),选择所属赛道后完成团队报名工作。也可直接登录深圳赛区主赛道网页进行报名 (https://cp.moocollege.com/home/competition/details?competitionId=101266&competitionName=%E4%B8%BB%E8%B5%9B%E9%81%93 )(请使用电脑网页登录报名),具体报名指南详见附件3。
(四)报名成功后,请各项目负责人扫二维码进入深圳赛区微信群和我校微信群(二维码详见附件4),二维码有有效期,请务必及时加入微信群,后续事宜将在微信群通知。
六、参赛要求
(一) 参赛作品要求
1.主题要求:大赛以“共创未来”为主题,倡导参与者参赛者关注社区、教育、环保、健康、能源、交通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结合未来思维和设计创新,运用前沿科技和开源工具,打造兼具社会意义和产业价值的“全新产品原型”。鼓励参赛选手应对人工智能的新趋势,开发前瞻性解决方案,推进社会数智化转型,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2.创新性要求:大赛注重创客精神,鼓励创新与原创。作品需解决未被充分探索的问题或提出全新解决方案,不能与往届作品或市场现有方案重复。参赛项目须为团队近一年内新创作及未公开发表的作品,能清晰展示分赛区线下选拔赛过程中团队或个人的工作量及进步,提交的作品须在社会及技术层面上实现创新。参赛作品须是在参加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之前和期间未经商业化、产品未量产及销售、未获得商业性投资(包括但不限于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机构、私募基金等投资性的资助、奖励、借贷或股权性投资)、未获得政府政策性投资。分赛区选拔推荐参加总决赛的团队应未进入过往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总决赛、应未获得往届其他教育部赛事白名单赛事的省级(含)以上奖项。大赛工作组和各分赛区选拔赛承办单位将严格对参赛作品进行创新性检索,如发现不符合竞赛规则的作品,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3.作品呈现要求:参赛者需要在分赛区选拔赛阶段完成作品设计工作,制作出可演示的产品原型,且能够充分证明作品的主要工作量是由团队或个人可以完成的,而非实验室或研究机构多年研究成果。作品原型应呈现出可实现的社会创新或技术创新功能。鼓励所展示原型基于开源软件或依托开放标准的软件及技术,使用通用硬件平台,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呈现。鼓励团队展示项目迭代过程(如设计草图、过程方案),而非仅呈现最终成果。最终参加决赛的原型或者模型应尺度恰当,适合在比赛场地展示、组装和搬运。从分赛区预选赛晋级决赛的团队,需要在决赛阶段完成针对产品原型的改进、升级和测试等工作。
4.技术平台要求:参赛作品应采用可开源的技术,参赛者可自行选择技术平台和使用相应的工具和设备。
(二)知识产权要求
1.自主研发:参赛作品必须是团队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如创新成果涉及到相关专利,参赛者须是第一作者),不能是依托于高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已有的技术成果。如果作品使用了参赛者所在机构的专利或技术,必须声明并获得授权。
2.原创性与合法性:参赛者需保证作品原创,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内容需符合中美两国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侵权,参赛者需承担全部责任。
3.知识产权:作品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但主办方和承办方有权在全球范围内免费使用作品进行演示和出版(不涉及技术细节)。若需其他用途,需与参赛团队协商并签署协议。
七、其他事宜
未尽事宜请查看比赛章程。
联系人:创新创业学院陈老师
联系电话:0759-8218674。
附件:1.2025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竞赛章程
2.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参赛者声明
3.2025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各赛区参赛者报名指南
4.深圳赛区微信群和我校微信群二维码
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