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学校要闻

国防教育日,我校万名新生同上国防教育课!

时间:2021-09-20

编辑:张艳梅

作者:李再亮

审核:欧卫军

来源:党委武装部

浏览次数:

9月18日是第二十一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当晚,我校2021级新生军训国防教育与征兵宣传专题讲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隆重举行。讲座紧扣“迈向强国新征程,军民共筑强军梦”的全民国防教育日主题,在湖光校区多功能厅设立主场,湛江、阳江两地三校区近万名师生通过企业微信同步收听收看。湛江军分区副司令员、湛江市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湛江市人民政府征兵办主任陈青松大校应邀授课。我校副校长、2021级新生军训旅旅长刘东超主持讲座,校党委武装部部长、2021级新生军训旅副旅长兼参谋长温一星、湛江军分区动员处参谋杨进中校参加讲座。

陈青松以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周边安全总体形势,从历史和当前的时间维度、国内和国际的空间维度全面剖析了中印边境、南海列岛等七个方面国防安全问题的演变逻辑、当前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战略应对措施等,并结合自己30多年军旅生涯的收获和感悟,向全体新生阐释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强国必须强军!”最后,陈青松阐述了征兵工作对于加强国防建设、参军入伍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家国情怀及其重要意义,向全体新生发出“携笔从戎、参军报国、献身国防”的号召。

讲座迅速在2021级全体新生中引发强烈反响,点燃了同学们崇军尚武、献身国防的热情。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网媒1212班刘杨浩动情地说:“陈大校的讲座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一个个鲜活的英雄故事,一场场残酷的战争战例,让我深切体会到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一个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这一代人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更应当担负起强军兴军的历史使命!”

“成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过去并不了解国防安全的重大意义,通过聆听收看陈青松大校的讲座,增强了我的国防观念和忧患危机意识,让我深刻感受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积极为祖国国防事业尽一份力量。”外国语学院日语1211班王诗仪表示。

“通过聆听收看陈大校的讲座,我为我们伟大的党、英雄的人民军队感到无比自豪。”滨海农业学院生技1212班潘朝明豪迈表示,“我们国家有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去敬仰、去学习,今后我要像英雄们一样,积极投身国防建设事业,参军入伍、献身边防,努力为实现强军目标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陈大校的讲座,加深了我对国防历史的认识和理解,面对我国周边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我们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作为电子工程专业的大学生,要牢记科学技术是强军兴军的重要引擎,聚焦强军兴军战略需要,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本领,奋力为实现强军兴军目标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1214班何韶朗坚定地说。

刘东超在主持讲话中表示,陈青松大校的讲座政治站位高,现场感染力强,对学生的触动很深,是一场生动的国防教育课,深刻揭示了“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道理,增强了同学们的国防观念、忧患危机意识,激发了广大学生关注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的热情。他希望广大新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嘱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投身强国强军伟业,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化为努力学习、增强本领的动力,为促进祖国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而不懈奋斗,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几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持续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完成“一年两征”政治任务为主线,以新生军训第一课为基础,以多渠道、多形式、多节点征兵教育宣传为重点,以全面落实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和加强退役复学大学生士兵保障服务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国防教育、征兵工作和退役复学大学生士兵事务等“全链条、贯通式”教育工作机制,取得了积极的育人成效。仅从2019年以来,学校已有近500名大学生参军入伍,并连续两年荣获“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陈青松在讲座中


讲座现场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   邮箱: xzb@gdou.edu.cn

电话: 0759-2383111(党办)、2383333(校办)、2396115(本科招生)、2396172(就业)、2382451(成教招生)、2362175(非学历培训)、2396185(研究生招生与就业)

教育收费咨询/投诉电话:0759-2383153,邮箱:cjgzbgs@gdou.edu.cn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粤ICP备06058882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0号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