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和弘扬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8月2-3日,广东海洋大学黔艺承光——多彩民族实践先锋队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开展系列调研活动。在舟溪镇李海英副镇长的大力支持和陈婉君同志的陪同下,团队先后走访了省级苗族织锦技艺传承人潘英绣馆、凯里市地名文化展示馆、龙鸿飞传承人芦笙制作厂,并深入曼洞村集市,与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从业者面对面,解码苗族传统技艺的传承密码。
实践队首站来到舟溪镇曼洞村潘英绣馆,潘英(省级苗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向队员们展示手中的作品并介绍,苗绣不仅是技艺,更是“穿在身上的史书”,潘英表达“希望有文化的年轻人来学,把这些纹样写进书里、教进课堂,将非遗继续传承下去。”实践队转至曼洞镇集市,摆摊老奶奶指着摊位上的手工织品笑道:“这些不仅本地人买,外国的客人也会订,平时孩子们放假会来帮忙,只要有人买,这手艺就不能丢。”但她也坦言,本地年轻人更愿外出打工。
一日调研落幕,队员们对非遗传承有了更深体悟,接下来,实践队将继续深入黔东南村寨,用青春视角记录非遗故事,为非遗保护与跨文化交流贡献青春力量。

图1 黔艺承光实践队与陈婉君同志沟通调研工作

图2 黔艺承光实践队与陈婉君同志合影留念

图3 潘英向黔艺承光实践队讲述与苗绣的故事

图4 黔艺承光实践队与潘英老师合影留念

图5 黔艺承光实践队在曼洞镇集市进行访谈调研

图6 潘燕莲向黔艺承光队展示中日贵州旅游手册

图7 芦笙师傅向黔艺承光实践队队员讲解芦笙结构

图8 龙鸿飞传承人向黔艺承光实践队队员讲述芦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