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学校要闻

海大,我来了!2021级万名“萌新”报到入学

时间:2021-09-13

编辑:关阳

作者:关阳 校报记者陈琳 黄彩怡 涂毛毛 常馨予 李金宛 罗紫晴 韦雨萍 陈滢栩 摄像:校报记者团 海浪传媒 植秀成 王旭东

审核:张艳梅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9月11、12日,是我校2021级本科生和博、硕士研究生开学的日子。近万名学子从全国各地汇聚湖光校区和海滨校区,开启崭新大学生活。学校精心统筹疫情防控和开学安全,调整优化迎新方案,以用心、暖心、贴心的管理服务,全力营造让新生舒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的开学环境,确保新生入学工作安全有序。

周密部署 协同联动 筑牢迎新工作安全防线

为做好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迎新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曹俊明、学校相关领导为组长的新生接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周密细致的迎新工作方案,统筹指导疫情防控协调与督办、新生校内外接待、宣传舆论引导、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全方位保障新生入学安全。

学校各单位把新生接待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来抓,细化任务分工,层层周密部署。全体师生员工协同联动、通力合作,帮助新生顺利入学。各学院领导、专家教授、辅导员、班主任等在院系报到处耐心解答新生们的疑惑和问题。保卫处工作人员会同辖区交警在校门口指挥交通、疏导车辆,在校园内进行全天巡逻,以及时解决突发状况。后勤服务人员积极做好校园保洁、餐饮供应、交通运行、医疗救助等保障工作。学校在湛江西站、湛江火车站、湛江汽车南站等3个接车点设置了迎新接待点,安排免费大巴将新生分批送往湖光校区、海滨校区,让新生们一到湛江便能感受到学校的热情和关怀。在湖光校区、海滨校区门口为家长设置了休息区,提供帐篷遮荫、风扇降温、桌椅休憩、茶水解渴等暖心服务。

各学院充分发挥学生党员、退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退役学生服务岗”等,热情、周到、安全、高效服务新生,充分彰显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

校门入口、摆渡车候车点、院系报到处、学生公寓区……校园里,随处可见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和蓝色马甲的服务队同学为新生拖拿行李、办理宿舍入住手续、答疑解惑,显得分外忙碌。据校团委书记郑一鸣介绍,今年校院两级共招募了10584名志愿者参与迎新服务工作。志愿者提前接受统一培训,迎新时每天分为不同时间段轮流值守、无缝对接,一对一或多对一地协助新生完成报到手续。

“大一开学时得到过许多帮助,所以也想将温暖接力,帮助其他人。”迎新志愿者刘浩说。

智慧迎新 高效便捷 提升新生入学报到体验

今年我校共录取本科新生10084人(其中湛江校区9363人,阳江校区721人),录取博、硕士研究生744人。这已是我校第三年新生录取人数破万人大关。为减少人员聚集,湖光校区今年继续采用分散报到的方式,按照院系宿舍分布,设置了东、中、西3个报到点。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学校优化了迎新程序,围绕疫情防控、报到审批、数据分析、数据整合和汇总等工作需要,对原有的电子迎新系统进行改进,进一步完善相关功能,精简报到流程,提升报到体验。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技术的电子迎新系统便捷高效,从智能迎新大屏签到、注册报到再到刷脸进入宿舍大院、刷脸就餐,为新生打造全新的“一站式”入学体验。新生正式报到前,需登录企业微信平台完成入学申请、个人健康情况上报和人脸信息采集等程序,便于学校精准掌握新生健康信息,进行分类管理。经过行李消毒、体温检测、人脸识别身份等严格审核程序,新生方能进入校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学校企业微信手机端“新生报到大数据”应用、大门口“迎新数据大屏”等实时查看各时间段新生报到量、各系(院)报到人数、报到率等,更好地统筹迎新现场工作。

据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张光亚介绍,学校企业微信上线了“数字校园卡”应用,新生报到注册后可通过该应用捆绑个人信息以及网上支付账户,需要在校园里消费时,只需要将手机靠近相应的“阅读器”进行刷卡即可,免除了随身带卡的不便,高效、方便又安全。

记者在校园里看到,学校部分餐厅还上新了智能结算设备,学生可以刷脸支付餐费,AI助手还能记录本人饮食习惯,提醒学生注意营养均衡。图书馆增设了自助借还图书和图书消毒设备,方便师生无接触借还图书,为图书除菌消毒。

智慧校园建设的加速推进,正悄然改变着师生的生活。

上下齐心 用心暖心 彰显迎新工作人文关怀

为确保迎新工作做实做细,11、12两日,学校党委书记曹俊明、学校相关领导,校党委副书记彭权群、林晓敏,副校长刘东超、高秀梅等校领导分别来到湖光校区、滨海校区和霞山校区新生报到现场,了解新生入校情况,欢迎新生和家长们的到来,走访慰问迎新一线师生员工,叮嘱各部门、各学院落实责任,扎实有序开展工作,为学生和家长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在湖光校区大门口,校领导与新生和家长亲切交谈,勉励新生珍惜大学时光,树立远大理想,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家长多跟孩子联系,多跟老师沟通,在孩子成长道路上不缺席、不缺位,跟学校一道关心关爱孩子成长。

在主楼底的“2021级本科新生入学绿色通道”,校领导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送上装有被品、洗漱用品、口罩等生活用品的“爱心大礼包”。学生处助学信贷科副科级干部王志说,今年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在开学报到前通过线上迎新平台提交材料,申请办理绿色通道审批手续。对于受灾害影响导致家庭经济情况困难的学生,学校提供1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贫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申请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勤工助学岗位等,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费用问题。

为彰显迎新工作的人文关怀,学院各出奇招,向新生们送上别出心裁的“见面礼”:管理学院为新生定制含精美钥匙扣、团学宣传册、新生纪念册、定制资料袋等礼品及相关资料的新生大礼包;化学院环境学院提前准备好明信片,新生班助们手写了494份暖心寄语,分别送给每位新生;中歌艺术学院为了弥补新生家长不能进校的遗憾,特意开通实时直播,让家长放心,同学安心。

各学院辅导员老师也纷纷在“广海易班”公众号上为“萌新”们送上祝福。海洋与气象学院2021级新生辅导员廖小霞说:“大学是演绎青春、尽情逐梦的舞台,是一场美妙且不可重来的旅行。愿你们在未来四年里,脚踏实地,行稳致远,仰望星空,不负韶华!”中歌艺术学院辅导员谢维杨则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不惧未来,心怀感恩,奋勇前进,在大学四年里,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绘出多彩之卷,舞出婀娜之姿,唱出天籁之音,演出精彩之章。”

为激励广大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今年的新生入学教育将与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植秀成表示,要用好百年党史和疫情防控教材,为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引导新生涵养家国情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记者看到,为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学校加大了校园建设和改造力度。新建了文科教学实验综合楼和海园学生宿舍。对图书馆进行了改造装修,崭新而舒适的阅读环境令人眼前一亮。还计划对海天A栋和海宇A栋宿舍的家具进行更换,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将四饭三楼的海大超市变更为饭堂,缓解学生就餐压力;为第二教学楼的课室装上空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新生们满怀憧憬与期待。物联1214班的新生邓文毅表示:“我希望自己未来能参加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竞赛并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来自四川凉山、播音主持专业的阿酷伍基相信“有老师和学长们的暖心帮助,自己一定能够学有所成”。管1213班的詹承熹说自己十分喜欢运动,“美丽的校园环境让我感到很欣喜,在这样的校园里打羽毛球,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定会很惬意。”


迎新现场


人脸识别入校


志愿者协助行李消杀


家长与新生告别


校领导到迎新各场点慰问走访


志愿者协助新生办理网上报到手续


办理报到手续


志愿者协助搬行李


学院送给新生的暖心“见面礼”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   邮箱: xzb@gdou.edu.cn

电话: 0759-2383111、2383333(党政办)、2396115(本科招生)、2396172(就业)、2382451(成教招生)、2362175(非学历培训)、2396185(研究生招生)

教育收费咨询/投诉电话:0759-2383153,邮箱:cjgzbgs@gdou.edu.cn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粤ICP备06058882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0号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