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学校要闻

信院科技创新团队自主研制无人机成功试飞 将参展海博会

时间:2014-12-01

编辑:张艳梅

作者:王文和 曾令梅 周莹莹

审核:

来源:碧海银沙网站

浏览次数:

原标题:广东海洋大学自主研制无人机成功试飞 将参展海博会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王文和 曾令梅 周莹莹 编辑/金 臻 蔚 青)11月下旬,由广东海洋大学相关团队自主研制的首批两架海洋应用无人机成功试飞,并于11月25日应阳江市海洋与渔业局邀请,实地拍摄了阳江有关海域状况,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据悉,这两架无人机将参展12月3日开幕的海博会;下一步还将继续改进完善,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
海大学子在向媒体介绍遥控无人机如何升空等

随意悬停或绕圈 无人机动作轻灵

随着一阵“嗡,嗡”的轻响,两架小小的四旋翼无人机在广东海洋大学主校区中心广场上轻巧地腾空而起,越升越高,然后时而悬停,时而绕圈……做出一系列灵活的飞行动作之后,在围观者的一片掌声中,无人机安全降落地面。

“11月25日,我们应阳江市海洋与渔业局邀请,实地拍摄了阳江有关海域状况。当时海上风力很大,我们的无人机经受住考验,一共拍摄了总长近两个小时的视频,以及高分辨率的照片。‘牛刀小试’取得良好效果,大家都深受鼓舞。”

据广东海洋大学智能工程研究所所长邓锐介绍,这是首批由湛江高校自主研制的海洋应用无人机,是由海大信息学院团队——海大嵌入式工作组(简称“海嵌工作组”)设计研制完成,“这个团体的成员,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大学生,其中最小的成员才19岁。”

\
海大研制团队在遥控无人机升空

  自动化海洋样品采集 生态研究和海岸检测

  20岁的海大信息学院自动化系大二学生何炳龙,也是研发团队成员之一,他说:“无人机的设计属于机器人研发范畴,与市面上常见的无人机不同,我们设计无人机的目的是用于自动化的海岸检测、海洋样品采集和海洋生态研究。目前,我们已经设计并制造出了重载型和轻载型两种无人机。”

其中,重载型无人机采用4旋翼,最大滞空时间达25分钟,最大时速25公里,最大载荷3公斤(扩充到6旋翼后可以载重4.5公斤),采用机载自主飞行控制系统、飞行实时图像回传系统、机载摄像系统、自主导航系统。而轻载型无人机最大滞空时间为20分钟,最大时速30公里,最大载荷1.5公斤,也是机载自主飞行控制系统、自主导航系统,而且还可以夜航。

“机身都是碳纤维结构的,所以比较轻巧,这两架无人机自重分别只有2.3公斤和1.5公斤。飞机的动力通过充电池提供,是快充铝电池,一块电池快用光时先降落下来,换上另外一块电池又可以接着飞。两种无人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均可以达到200米左右,遥控受控距离为1公里。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无人机的制造成本,比市面上其它无人机相对要低得多。”海大信息学院电子系大三学生钟江涛介绍说。

\
轻载型无人机最大滞空时间为20分钟,最大时速30公里,最大载荷1.5公斤

继续改进完善 将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实际的研发过程很艰难,电机的控制技术,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技术上的困难和失败,是之前常常都要遇到的,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并学会迎难而上。在一次次技术攻关之后,团队还遇到资金短缺的现实问题,于是想办法向学校申请了创新项目,但是研发的消耗还是远远超过了预算。大家没有停步,继续想办法凑集资金,一路坚持了下来。”邓锐回顾这一年多的经历,不胜感慨。
 

\
重载型无人机采用4旋翼,最大滞空时间达25分钟,最大时速25公里,最大载荷3公斤

“湛江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就是海洋,现在又提出积极对接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我们的发明成果非常有实用价值,希望今后密切展开校地合作,更好为湛江、为广东经济建设尤其是‘蓝色崛起’服务。”邓锐说,目前只能说是取得了第一阶段的成功,“要开发出能更好满足海洋应用的无人机,实现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海洋研究数据采集,才是最终的目标。要达到这目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下一步还要对其继续改进和完善,并打算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校外其他媒体相关报道:
    《湛江晚报》讯:湛江高校自主研制无人机成功试飞

湛江新闻视频:广东海洋大学师生自主设计海洋应用无人机成功试飞




(新闻主编:张艳梅)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   邮箱: xzb@gdou.edu.cn

电话: 0759-2383111、2383333(党政办)、2396115(本科招生)、2396172(就业)、2382451(成教招生)、2362175(非学历培训)、2396185(研究生招生)

教育收费咨询/投诉电话:0759-2383153,邮箱:cjgzbgs@gdou.edu.cn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粤ICP备06058882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0号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