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学校要闻

【创新强校大家谈】宋雅:以创新为途径,实现强校目标

时间:2014-05-14

编辑:张艳梅

作者:宋雅、王缓

审核:

来源:校报记者团

浏览次数:

(校报记者王缓根据录音整理) 

创新强校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从大的方面理解,创新强校有一个途径和目的的关系。强校是目标,而创新是强校的途径。

强校体现在哪些方面?从高校功能来说,一般是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所谓强校就应该是强化高校的这四大功能。从比较狭义的方面来讲,也就是从我们学校本身来说,我们学校获得了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授予权,但是获得博士授予权之后应该怎么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从过去的规模扩张重点转变到内涵的提升?我认为这是创新强校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创新强校的重要性来讲,要在建博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不是建博成功后就可以松一口气的,而是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以此作为新的出发点不断提高我们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由规模的扩大重点转变为内涵的提升,这对提高办学水平以及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有很大的帮助。

我认为,要在短期内真正落实创新,需要拿出具体的方案和措施,而最主要的是制度和机制。比如,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再比如,管理体制的创新,如何提高学校公共资源的利用率也关乎学校的创新。目前学校存在“谁占有,谁使用”的问题,比如,某个学院占有学校的某个公共资源,其他单位若使用就很困难。科研团队的组建不仅仅要有形更要有神。这些是可以在短期内完成的。从长远来看,还更需要提升师生的内在精神修养,学校要加强人文精神建设,培养良好的人文环境。

“试点学院综合改革”,既然是试点就应该比传统的做法特殊一点,就应该走在前面,起带动作用。把试点学院的工作和创新强校这一工程联系在一起,让试点学院先行一步,在取得经验后推广到全校。

在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方面,我认为除了在校内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外,还要派老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作为访问学者进修,这对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还需要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力度。对此我是感触很深的,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十分不易。现在广东高校的高水平人才引进的待遇与内地其他高校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加之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引进高水平人才更加困难。学校应该根据各个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引进。

点击进入创新强校大家谈




(新闻主编:张艳梅)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   邮箱: xzb@gdou.edu.cn

电话: 0759-2383111、2383333(党政办)、2396115(本科招生)、2396172(就业)、2382451(成教招生)、2362175(非学历培训)、2396185(研究生招生)

教育收费咨询/投诉电话:0759-2383153,邮箱:cjgzbgs@gdou.edu.cn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粤ICP备06058882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0号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