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学海探骊”读书沙龙在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殷切期盼中低调开讲,如一缕幽幽的春风,为四月的校园增添了几许涌动的暗香。
本期沙龙活动属图书馆策划的“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一,由图书馆主办、读者协会协办,于4月12日晚在图书馆一楼休闲阅览室举行。文学院副院长姚国军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析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小说《蛙》,与现场文学爱好者共同探讨优秀小说应具备的品质。沙龙汇聚了来自读者协会和文学院的100多名同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杨经铭、副馆长、研究馆员樊怡菁、宣传部副部长胡墨等出席了活动。
杨经铭在主办方致词中说,作为近代西方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沙龙文化曾经对社会生活产生过深刻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元化,沙龙文化重新风行。图书馆既是信息中心,又是师生文化活动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举办沙龙活动,为读者们提供一个切磋交流的平台,也是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的有益尝试。
作为一种高雅的聚会,沙龙的精神是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享受雅趣。胡墨在为读书沙龙致词时说,列入我校“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中的“学海探骊”读书沙龙现在从纸上走到现实中的高雅殿堂,使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得以雅集,算是得其所哉,希望沙龙越来越活跃,成为海大校园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
主讲嘉宾姚国军副教授以“优秀小说应该具备的品质——以莫言小说《蛙》为例分析”为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创作和读书经验,对莫言的创作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指出,莫言的获奖为中国文学放了“一颗本土造卫星”,是“21世纪‘中学西渐’的标志性事件”。他认为,《蛙》在莫言小说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为莫言的获奖增加了相当关键的分值。作中国当代小说的重要收获,这部小说展现出了“杰出品质”,具体表现是其表层为跨文体结构,而其深层结构则是众多人物的两难处境。在对小说中姑姑、蝌蚪、蝌蚪的妻子、陈眉等主要人物的“两难”处境进行分析考察后,姚国军总结指出,《蛙》具备了一切优秀小说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代表了目前莫言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主讲嘉宾发言之后进行了现场互动。同学们结合阅读莫言作品的体会,就莫言作品中跨文体结构、超现实情节等问题与姚老师进行了热烈探讨。姚老师对同学们提出来问题的一一给予解答,还推荐了一些莫言书目供大家参考,而提问同学则以读书卡礼品相送。
受现场气氛的感染,与会师长们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人生感悟作了即兴发言。杨经铭馆长总结指出,沙龙活动给人以境界,不仅仅是读书境界、创作境界,还有人生境界。比如“两难”处境揭示的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其实质不是让人知“难”而退,而是知难而进,作出选择。师长们幽默风趣的语言,妙语连珠的解读使沙龙的气氛愈加活跃。
在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图书馆策划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以实现“以书为媒,经典共赏;专家解读,深度启发;读者互动,书韵流香”的愿景,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添韵增芳。

读书沙龙现场

主讲嘉宾姚国军副教授
现场互动
(新闻主编:张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