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三届四次“双代会”代表审议讨论的《广东海洋大学落实“质量30条”行动计划》《广东海洋大学推进“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广东海洋大学服务“南海战略”行动计划》(统称“三大行动计划”)以面、线、点有机构成的形式,整体回答了在赢取建博攻坚战之后,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和发展抓手问题。在全体代表一次会议上,规划与法规处处长谭树明对计划编制的背景、思路以及计划的形成过程和主要框架进行了说明。
“三大行动计划”的编制背景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
2011年4月,胡锦涛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质量30条”),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
随后,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鼓励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
去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时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
如何将上述战略部署和要求统一转化为学校的具体行动?学校主要领导经反复思考、研究和听取意见,决定推动实施“三大行动计划”。
“三大行动计划”的基本内容
《广东海洋大学落实“质量30条”行动计划》(简称“质量30条”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教育部“质量30条”,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行动计划。该计划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出12方面的主要任务,确定实施6大工程。
《广东海洋大学推进“协同创新”行动计划》(简称“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2011计划”,推进协同创新的行动计划。该计划以加强校内单位部门之间以及与校外的深度合作,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为依归,在具有优势和特色的领域组织优秀团队,选择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项目,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协同创新中心前期培育,重点培育组建10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海洋大学服务“南海战略”行动计划》(简称“南海战略”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南海战略,强化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行动计划。该计划以加强南海问题研究对接国家“南海战略”,以关键技术攻关为支撑推动南海海洋产业发展,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动力促进国家海洋事业繁荣,围绕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广东省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要求,建设8大重点工程。
“三大行动计划”的内在联系
“质量30条”行动计划是“面”,侧重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是“线”,侧重发挥“协同创新”的主线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南海战略”行动计划是“点”,侧重突出发展重点,强化海洋特色。
“三大行动计划”彼此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各有侧重,以面、线、点有机结合的形式,把握住了学校未来三年的建设重点、努力方向和整体发展布局。
谭树明在起草说明中表示,“三大行动计划”的起草是在学校领导悉心指导、认真审阅,牵头部门与相关单位、部门多次沟通讨论、反复修改的基础上提交本次“双代会”审议的,将在广泛听取代表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论证、修改和完善之后正式颁布实施。
(新闻主编:张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