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5月15日上午,由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粤西)主办,阳江、湛江、茂名等12所高校协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
会议邀请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田明教授做辅导报告。中心理事长、我校党委书记曹俊明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锅红,岭南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坤章和粤西12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主要负责人及思政课教师和研究生代表等共30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室参加会议。中心副理事长、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青松主持会议。
曹俊明在致辞中表示,正当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时刻,中心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围绕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进行交流学习研讨,是粤西12所高校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立德树人“金课”,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曹俊明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庄严使命,切实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二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守正创新不断推进思政课建设工作。要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努力提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效;要强化“大思政课”建设,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抗击疫情、乡村振兴等主题,设立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精心保护好、使用好教育系统红色资源,加强粤西地区思政课资源挖掘、整理和建设工作,着力将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升育人效果。三是积极作为,进一步发挥粤西中心的作用。粤西中心各高校要群策群力、协同发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推进粤西地区高校思政课资源开发利用与教学力量整合,实现粤西12所高校思政课多维联动、共建共享、协同赋能、提质增效。
田明教授从理念、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对思政课如何讲深、讲透作了深入阐释。他提到,“讲深”意味着要与高校学术体系开展良性对接,不仅要讲思想,更要讲出其背后的原因和发展轨迹;“讲透”意味着要产生积极广泛的生活影响力,使学术思想接地气,把政治讲进学生的内心,使其生根发芽,自觉生发出应有的力量。报告凸显问题意识,注重教学逻辑,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深入透彻,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在随后召开的研讨会中,12所粤西高校的代表们就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学习汇报和交流发言。发言人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分别从“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争做育人大先生,做新时代合格思政课教师”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与学习体会。与会教师还分享了自身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经验。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为思政课教师更好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也为思政课教师进一步讲好思政课开启了有益思路,提供了良好路径。
与会代表对本次会议表示高度肯定和赞赏,岭南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坤章认为“会议组织得很及时、很有意义,主题选择、议程安排得也很好!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粤西中心)在牵头单位广东海洋大学的大力推动下,汇聚粤西各兄弟院校的力量,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助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出粤西高校思政教育战线的声音,难能可贵!”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按照新标准新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努力讲好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政课,自觉承担起铸魂育人的历史重任,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要求及时贯彻落实到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用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研讨会主会场

田明教授作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