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校园快讯

中山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模式之见闻

时间:2014-10-31

编辑:王春强

作者: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审核:王春强

审核:

来源: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浏览次数:

为了学习国内一流大学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10月24日,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蔡鹰、水产学院副院长张健东及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相关管理人员赴中山大学进行了考察交流活动。

在中山大学设备处处长陈敬德的精心安排下,考察交流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由于时间安排合理、各环节衔接紧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考察交流活动安排了专题座谈交流和实地考察测试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中山大学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方面,经过其自身不断摸索探索,目前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但相对集中统一管理是最有效的方式。目前中山大学建立了两套共享平台,一套是校级平台,一套是院级平台,采取的是两种不同的运作管理模式。校级平台即测试中心,面向全校和社会开放。院级平台分布在各二级学院,主要面向本院和全校开放。

校级、院级平台根据各自个性化的要求建立了适合自身特点和要求的仪器设备预约系统,通过虚拟的服务平台对用户、信息、财务实现统一管理,对外实现信息交互。使用者可以通过预约系统提交检测申请,管理者通过系统安排检测及收取检测费,系统还可以自动记录仪器设备的使用信息,如:使用机时、用户信息、使用方向、使用成果和检测收入等,以便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计算财务收入等。

在人员配备方面,校级平台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负责样品测试,以保证测试质量。测试中心每年都举办培训班,指导送检人员如何做好样品预处理。院级平台则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由学院工作人员兼任,管理人员负责指导操作,样品测试主要由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或送检人员完成。

为了解决场地有限的情况,除校级平台有专门的场所外,其余的院级平台全部都安置在各二级学院,利用原有场地进行建设,不再配置专门的场地。

中山大学通过激励政策鼓励校内各单位将仪器设备交给学校或学院共享平台,纳入共享系统的仪器设备可以享受免费维护、维修、保养等,还可以优先安排使用,所有权仍归原有者。相应的,也设置了惩治措施,如:不愿意把仪器交到平台共享的单位,则学校不配置人员,减少其经费预算或不安排设备购置预算;对于多占用甚至闲置场地的单位,学校则对其实行高收费政策等。

不论是校级还是院级平台,都采取了送检收费制度,一来可以控制检测量、保证检测质量,再者所得收益可以用于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维修等。

为了保证测试质量,中山大学还注重加强操作人员的培养、培训,除利用国家留学基金申请境外培训、利用国内各种专项基金开展培训外,学校还开展校内实验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实验室间比对系列专题活动来促进操作人员实验技能的提高。另外学校还举办“大型仪器测试与维护”工程硕士班,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学校还优化人员结构,设立了含正高、副高在内的关键技术岗,为实验技术人员提供职称上的出路,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实验技术队伍。

通过这次在中山大学的考察和交流,在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方面收获很大,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实际操作,中山大学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成功启示和借鉴范例。逐步打破我校部分人员封闭自守的观念,引导仪器设备所有者实现仪器设备共享,逐步建立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大型仪器资源共享机制,真正使我校大批的大型仪器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用出效益、用出水平,服务教学和科研,虽任重道远,也充满信心。




(新闻主编:陈淦添)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   邮箱: xzb@gdou.edu.cn

电话: 0759-2383111、2383333(党政办)、2396115(本科招生)、2396172(就业)、2382451(成教招生)、2362175(非学历培训)、2396185(研究生招生)

教育收费咨询/投诉电话:0759-2383153,邮箱:cjgzbgs@gdou.edu.cn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粤ICP备06058882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0号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