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共青团十杰百优评选活动暨“五·四”表彰大会间隙
在第六届海上龙舟邀请赛上接受湛江电视台采访
在钟海楼06020教室里,记者见到了本次采访的对象——2012年“榜样之星”陈萍玲师姐。与记者曾经接触过的志愿者不一样,陈萍玲是一个开朗活泼的人。她侃侃而谈,很乐意回答记者所提出的问题。在谈到兴趣爱好的时候,陈萍玲向记者展现了她制作的十字绣工艺品。看到照片里那张巨大的牡丹十字绣时,记者们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从初中到大学,萍玲师姐参加过的志愿者活动数不胜数,而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暑假参加的“留守少年儿童福彩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她扮演 “志愿者中的志愿者”的角色,这要比其他人更累,更需要责任心和耐心。“从营员通讯录的整理,酒店的安排到打电话通知孩子们的家长,这都需要我们亲力亲为,每天睡眠时间很少。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家庭式的温暖的交流平台。”陈萍玲沉浸在回忆的喜悦中,她还告诉记者,自己其实很喜欢和小孩相处,如果志愿者活动中有小孩子的身影,她一定会抽空参加。而在小孩的心中,陈萍玲是一个既亲切又温暖的姐姐,她会每晚在酒店的每个房间里和孩子们谈心,会在活动结束后继续关心他们,带他们参观海大,带他们去游玩,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们的家庭生活条件不是很优越,我只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去让他们感受生命中的爱与温暖。当听到他们说一声谢谢,当一个小女孩用水果拼成一个爱心拼盆送给我时,我觉得我的付出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回报了。”陈萍玲那温暖的话语让在场记者的心温暖了一把。
作为一名学生,陈萍玲必须要解决好学习跟志愿者活动两者之间的时间冲突问题。对此,她告诉记者,志愿者活动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她经常要在湛江的几大高校之间奔波,但同时也会注重学习。据了解,陈萍玲不仅在参加志愿活动之余不忘学习,还得过奖学金。
大学期间,陈萍玲曾获得“优秀共青团干部”,“省五星级志愿者”,“龙舟赛优秀志愿者”等殊荣。当记者问她对获得的奖项有什么想法时,陈萍玲表现得很平淡。她笑笑跟记者说:“我是用平常心去对待这些奖项的,并没有过分地追求这些东西,反而在获奖后心态会更加平和,更加感恩,感激身边给过我帮助的人,更加乐观地去面对生活。”那么她又是怎么看待社会上的慈善明星呢?陈萍玲则表示会关注他们,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她都很欣赏,但不会去崇拜。“没有必要为这些事去改变自己,我还是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萍玲师姐说道。
当记者问起陈萍玲第一次参加活动的心情是怎样的时候,她的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应该是初中的时候,同学们组织一起去打扫桥面,大家都抢着比谁扫的垃圾更多。第一次当小志愿者,第一次尝试到奉献的快乐,这种心情令我难以忘怀。”多年的志愿者经历,陈萍玲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告诉我们,我们的志愿者体系还需要时间去进一步建设与完善,社会也应该给予志愿者应有的尊重。陈萍玲曾经参加 “2011年湛江美食节”的志愿活动,因为车辆安排出现了错误,因而给到场志愿者们的返回造成了很大不便。至于出现漏洞的原因,陈萍玲认为是社会对志愿者事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把价值感培养起来。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志愿者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免费劳动力”。 “我会从中慢慢积累经验把志愿者活动办得更好,有些遗憾才会有更多的进步空间!”
现在,陈萍玲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专业课程比较多。当问到她在大三、大四甚至以后出来工作后,会不会继续参加志愿者工作时,陈萍玲表示,由于大三事情比较忙,不能像大二时那样投入志愿者工作了,她会先选择好自己未来的道路。“想做的话就有可能去做。”除此之外,陈萍玲还给我们讲了在汽车公司和义工联之间奔波的事情。
采访最后,记者们表示对参与志愿者活动有很大的兴趣。陈萍玲鼓励我们说,参与志愿者活动首先要有一颗热情的心,在大学期间多给自己一个尝试与选择,说不定做志愿者就是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志愿不在大小,重要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当每个人都有一颗乐于奉献的志愿之心,整个社会也就会越来越和谐。
[链接] 陈萍玲,女,20岁,中共预备党员,是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1101班学生。曾任广东省关爱行动项目专员、湛江市大学生假日团支部副书记,现任农院动科1101团支部书记、农院动科1121班班助。现任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项目专员”,湛江市大学生假日团支部副书记,农学院动科系党支部工作学生负责人,她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主要参与的志愿活动有:“湛江市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暨‘十杰百优’颁奖晚会”、“2011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七彩梦·飞起来—广东省第二届留守少年儿童福彩夏令营”、“中国·湛江第三届国际汽车展暨湛江车城十周年庆典”、“2011中国(湛江)首届海鲜美食文化节”、“湛江市缅怀先烈扫墓活动”等。
(校报执行主编:陈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