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校园快讯

政院教师受邀评论“黄岩岛对峙事件”

时间:2012-06-02

编辑:金国望

作者:周建元 审核:金国望

审核:

来源:<a href="" target="_blank" cla

浏览次数:

6月1日,第十一届香格里拉对话暨亚洲安全会议在新加坡开幕,其中南海争端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议题。5月28日,《中国日报》报社再次向政治与行政学院巩建华教授约稿,评论“黄岩岛对峙事件”,并就南海局势发表看法。 2012年6月1日,该报刊登了巩建华老师和信息学院辅导员周建元撰写的《China's restraint clear to all》一文。

文章针对国外学者认为中国处于“和平崛起”的战略陷阱、南海争端可能导致中国和东南亚周边国家关系的破裂等问题明确提出,和平崛起并不意味着中国在维护主权的国家行为中会放弃使用武力。近来,一些南海周边国家正在从“一国单独行动”向“多国集体协作”、从“实际控制”向“永久占有”转变。如果中国不采取有力措施,在区域外大国的干预下,南海周边小国或许会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已经侵占的“成果”永远窃为己有。因此,中国必然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敦促相关国家共同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制订并实施“南海大开发”战略,组建“南海建设兵团”,实质性地进入南海进行“屯海”开发。如果南海周边国家能够理性地对待中国的南海主权,中国也将和周边国家探索“共同开发”的新模式,如构筑“环南海经济圈”、“南海海洋救助基地”等。

文章认为,从黄岩岛对峙事件可以看出,在南海争端中,中国一味地忍让克制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虽继续奉行“搁置争议”的方略,但应改变周边国家 “排中开发”的局面,同时应在“共同开发”方面迈出实质的步伐,甚至可以考虑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调整为“继续争议,进入开发”。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会充分考虑美国重返亚太、介入南海的战略影响,但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没有后退的余地。

近年来,政治与行政学院加强了海洋政治方面的研究,在该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10年7月13日与2011年6月8日巩建华应邀为《中国日报》相继撰写了《Sea dispute a real test for China》、《Modernizing navy for self-defense》,并接受了丹麦国家广播公司与德国新闻社的电话采访。我校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引起了相关媒体、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扩大了我校的影响。
 

相关链接:

中国南海海洋政治战略研究——论南海争端中的中国作为:
http://www.qstheory.cn/zz/yjzy/201205/t20120523_159392.htm




(学生助编:金国望)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   邮箱: xzb@gdou.edu.cn

电话: 0759-2383111、2383333(党政办)、2396115(本科招生)、2396172(就业)、2382451(成教招生)、2362175(非学历培训)、2396185(研究生招生)

教育收费咨询/投诉电话:0759-2383153,邮箱:cjgzbgs@gdou.edu.cn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粤ICP备06058882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0号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