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校园快讯

感受海洋气息 沐浴海洋文化——校报记者团赴东海岛海洋生物研究基地进行采风活动

时间:2012-04-25

编辑:陈永东 张雅玲

作者:陈永东 张雅玲 摄影:金国望 审核:陈永东 张雅玲

审核:

来源:<a href="" target="_blank" cla

浏览次数:

4月21日,党委宣传部下属校报记者团一行16名记者在宣传部陈志新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我校东海岛海洋生物研究基地进行采风活动。受基地领导委托,基地办公室主任杜仲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海立热情接待了校报记者一行。随后,在黄海立的带领下记者们开始实地参观考察基地。

\

在基地的办公楼顶楼,黄海立向记者们介绍了基地的总体面貌。基地选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濒临南海,海水水质优良,而且在附近海域有9条不定向的暗流,极有利于科研实验的开展。基地总占地面积140亩,分为东区和西区两部分,其中东区建于1998年,主要从事水产品的实验研究;西区建于2004年,主要由办公楼、专家楼、学生宿舍楼、4座实验车间和室外养殖塘组成。

\

在实验车间,记者们最先看到的是塘中的石斑鱼苗。黄海立驻足在池塘边,满脸笑容的告诉我们,石斑鱼是海大的骄傲,是湛江的自豪,更是中国的品牌。现在湛江是中国石斑鱼的重要产地,而海大对石斑鱼的研究更是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另一个实验车间,黄海立介绍说车间内目前正在研究的是对虾。透过水面记者们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对虾在畅游,水面上几辆增氧机在转动着。对虾采用了家系的养育方式,每个池塘养殖的就是一个家系的对虾,这样是为了研究纯种的对虾的生长情况,相比之下可以发现生长得最好的对虾品种,也可以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杂交,从而使对虾的养殖高产化,产业化高。

\

为了适应冬季的寒冷,养殖的用水需要高温。出了车间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口深水井,井深600米,水温有44度,这为冬天的研究基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沿着基地的通道走,记者们还参观了露天池塘,观赏各种品种的罗飞鱼,以及不同规格的实验桶。

\

实地参观考察后,一行在基地办公室举行了简短座谈。据基地方面介绍,基地作为海大的一个科研平台,投资3000多万,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条件,它的研究实验范围不应该只停留在水产养殖方面,各个学科都能利用其独特的资源开展科研试验,充分发挥其作用。例如养殖生物学和化学相结合,能提高科研的水平,农学对于沿海地区植物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经济管理方面可以利用基地展开海洋经济与海洋管理模式实验;文学方向可以实地感受海洋文化;体育方向可以开展沙滩排球和帆船培训,让帆船在湛江扬帆等。希望各个学院充分利用好学校资源,使海大的科研范围不断扩展,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随后,记者们在基地旁边的龙海天沙滩上进行了沙滩足球活动,近距离感受到了大海的磅礴气息和其博大胸怀。





(校报执行主编:陈志新)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   邮箱: xzb@gdou.edu.cn

电话: 0759-2383111、2383333(党政办)、2396115(本科招生)、2396172(就业)、2382451(成教招生)、2362175(非学历培训)、2396185(研究生招生)

教育收费咨询/投诉电话:0759-2383153,邮箱:cjgzbgs@gdou.edu.cn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粤ICP备06058882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0号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