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学位办主办、我校承办的“2011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海洋科学分论坛)于12月21日下午在我校多功能厅拉开帷幕。本次论坛以海洋科学为主题,邀请到来自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的多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
来自厦门大学的苏永全教授作了《大黄鱼的种质特性与良种选育》的报告。苏教授主要从事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海水鱼类种质资源和遗传改良研究,特别是在大黄鱼类养殖的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造诣。此次报告重点介绍了大黄鱼良种的选育原理。
苏永全教授深入浅出地对大黄鱼种质资源现状、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大黄鱼是我国近海特有的主要经济鱼类和当前最主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以及我国六大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然而,近年来,大黄鱼的养殖过程中种质资源退化、疾病繁发并且由于过分依赖抗生素等化学药物进行疾病防治,导致养殖水体中耐药菌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并由此引发耐药菌的感染,使得疾病用常规抗菌药物比较难控制,最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良种大黄鱼的选育迫在眉睫。苏教授对自己关于良种选育最新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介绍。他首次从养殖大黄鱼免疫器官中克隆出一种具有高效性、广谱性、稳定性等特点的抗菌肽,该抗菌肽对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均有较强的杀灭效果,且对细胞的毒性较小,有可能成为现有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大黄鱼的该抗菌肽的发现对于解决我国海水养殖鱼类严重的细菌和寄生虫疾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大黄鱼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苏教授的报告不仅让研究生们了解到大黄鱼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而且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拓宽思路,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科新闻主编:曾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