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10点,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王涛博士在兴农楼五楼会议室作了题为“中国西南地区小麦品质遗传改良实践”的报告。报告会由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科带头人何觉民教授主持,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研究生、部分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王涛博士主要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发展现状、四川西藏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糯性小麦的选育与产业化开发及小麦抗条锈病新材料选育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四个方面作了简要概述。王涛博士利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的蛋白质标记及Sec-1基因编码的黑麦碱基特异蛋白标记对四川、西藏两省的部门地区的小麦开展品质和小1B/1R异味系品质改良研究。在糯性小麦的选育方面,王涛博士利用小麦Wx基因的分子标记开展全糯和部分糯小麦的分子标记育种,培育出适宜四川、重庆、西藏等地种植高产糯性小麦,改良南方小麦的淀粉品质,提出了用50%的糯小麦替代糯高粱酿酒原料的糯小麦产业化发展新思想。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向王博士提出了许多关于糯性小麦育种方面的问题,在王博士的解答中,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深受启发,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希望以后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在小麦及其它农作物育种方面有所作为。
(网络新闻主管:孙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