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的深秋,和煦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澄清的蓝天不改,蓬勃的绿草依旧,颇有一种闲适恬淡的感觉。当记者来到行政楼采访周斌时,他的朴实、随和仿佛如一缕春风,在这深秋弥漫之际,更是给人一种安然的感觉。话题自然从他的工作开始。

基建处施工管理科副科长周斌
在其位,谋其职
基建处是学校对基建工作进行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而周斌所在的施工管理科不仅仅是负责工程的质量、造价等方面的工作,还必须对工程的整体落实进行监督统筹。他介绍道,在施工期间,必须负责现场管理,及时转达学校对该项目的要求和哪些方面需要变更等意见。此外,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施工管理科严格根据国家要求招标报价,施工单位根据图纸提出至少3个品牌的选择,然后再根据各个品牌报价的情况进行审核,最后上交到学校审计处。而当原材料运送至工地前,还必须经由广州万安监理公司的现场检阅和抽查,可谓是“一波多折”。
纵观整个工程,周斌认为只有在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执行,才能确保工程能正常进行。他告诉记者:“当细节都处理到位,自然就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同时也可以保证建筑的质量。”也正是因为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做事方法,每当工程遇到质量问题时,都必定返工。这一切,只为心中所坚守着“在其位而谋其职”的信念。
踏实做事,人性管理
每当一项工程被立项的时候,也是周斌忙碌的起点。在施工的前期,他前往现场用丰富的专业经验对工人进行指导;到了工程后期,他又必须转去了解市场行情。施工期间经常会遇到烈日当空的天气,虽汗如雨下、一身灰土,他也不会停下前行检查的脚步;大雨滂沱,尽管全身湿透、一身泥淖,他依然坚持亲临工地监督指导;登高视察,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危险,他不顾个人安危在脚手架攀上爬下严把质量关。常常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也许在旁人的眼中是一件比较辛苦繁忙的差事,但是在周斌看来,这不过是件很普通的事。他恬淡地告诉记者:“经过这么多年,其实这并没什么大不了,我感觉很平常,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对于长期奔波在工地里的工人,周斌总是关怀备至。每当夏至,酷暑蝉鸣,周斌常常会到工地提醒工人们注意防暑,并免费提供凉茶给他们饮用。为了避暑,他还将工人早上的开工时间提前,下午工作时间从四点开始到晚上八点结束,在正午烈日当空的时间让工人们在阴凉的地方休息。遭遇倾盆大雨或台风来袭时,他总会以工人的安全为主,停工避雨。也许,正是由于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以及身体力行的品质,使得他所监察管理的工程极少发生意外事故,工程也都能按时竣工。
困难当前,从容淡定
周斌常说的一句话是,工程就像是自己的子女,修建完成后并不代表自己的任务就这么结束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必须留意这个建筑是否会出现问题。谈及学校最近投入使用的体育馆,也许大家都会关注为什么历时将近五年才完成,在这其中是否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周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其实体育馆原计划于2007年1月12日就可以完成了,只是广东省对该类型的项目重新评估后,确认该工程造价不得超过3750万。因此才不得不重新调整设计,缩减投资金额。”然而好事多磨,在控制好预算重新开工以后,却发现先前的网架结构过于复杂,支点偏差较大,内部无法协调。所以,学校基建处果断地停止修建,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原来的偏差,反复地对其进行设计,直到可以确定一个完善的方案为止。最终于2009年下半年成功搭起了网架,并开始对体育馆内部的消防系统、喷铃、高压防电系统、体育照明等设备进行安装。
但与体育馆先前的设计相比,他坦率地告诉记者说,自己的心中确实是存在些许遗憾。原来,在最初的设计上是计划将体育馆建成一个较全面的综合楼,外观上会采用玻璃木墙来装饰,内部将配有中央空调和完善的声学隔音系统。却因为投资金额的限制,使得这些设备都无法落实到位,其中还包括原定修建的保龄球馆等运动设施。
遇到困难不是轻易放弃,而是一步一步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许,像这样浅显易懂的道理谁都容易说出来,但能够坚持下去的又有几个人呢?周斌用自己的踏踏实实做事、朴实无华做人,为“不抛弃,不放弃”的职业精神做了最好的说明。
(学院新闻主编:孙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