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梁倩华教授
2010年3月17日是熊大仁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日,众多嘉宾应邀来我校参加纪念活动和研讨会。当天上午11时左右,水生博物馆迎来了一批嘉宾。梁倩华教授便是熊大仁教授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
梁倩华教授于1951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生物系。1957年8月至今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回忆起大学的生活,梁教授坦言,熊大仁先生是她遇到过最好的老师。梁教授眼中的熊大仁先生是一名平易近人,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梁教授说:“熊老师上课非常注重实践,也重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他经常带学生到各地实习,看实物。熊老师对于每个地方的环境和境况都很熟悉,哪些地方资源比较丰富,他就会带我们去,所以每一次都学到很多东西。”
在梁教授看来,熊大仁先生不仅教学特别地认真,而且热爱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总是百问不厌。一些同学还会经常跑到熊老师家里去请教。
在熊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梁教授也立志成为像熊大仁先生那样的优秀教师。在她毕业之后,被安排留校当助教。当时,她就把熊老师当成自己一个学习的榜样,并一直觉得他是一个模范的典型。而熊大仁先生曾经给予梁教授的帮助也让她没齿不忘。
梁教授回忆起当年,她刚进入广西师范大学的时候,还没有生物系。到了1958年,生物系才开始建立起来。由于当时在广西师范大学属于一个新的专业,教课的老师也不多,梁教授缺乏经验,尤其缺乏带队实习的经验。于是她便请熊大仁先生到广西师范大学担任指导老师。
梁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在带学生之前,他给我们老师做了很多事前的指导,预先带我们到现场去,还亲自和我们一起带学生。他热爱培养人才,从来不计较报酬,他总是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
正是因为熊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言传身教的影响,在日后的工作中,梁老师一直秉持不怕苦,艰苦奋斗的精神,她也继承了熊老师重视实践的教学风格。在她教授生物学的时候,她曾经为了培育实验用的材料,花了四年的时间去培育。她说:“虽然最后收成不是太好,但是实践真的很必要。”
梁教授还表示,她本来不是对珍珠养殖特别感兴趣,却因为熊老师生动的讲学风格和有趣的教学方式和重视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梁教授对这门学科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还影响到她一直的工作和生活,到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了十多年,但梁老师还是喜欢研究生物学,还是最爱看动物世界。
她说,一个好的老师很重要。现在教育发展得很快,让有经验的老教授教一年级的课程,不仅可以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启发他们的兴趣。除了要有好的老师,实践也是一个让学生开阔视野的机会,大学是一个有很多学习机会的地方,希望同学们可以把握时间,把握机会学习。
(后勤新闻主编:孙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