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16日,澳大利亚西澳洲政府农业部分子遗传学专家杨华安博士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自然科学与农学院副教授、园艺作物遗传育种专家闫桂军博士应邀到农学院进行了访问,学校副校长叶春海教授、农学院领导和相关专业的专家会见了到访的两位博士。双方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还就相关领域的科研及人才培养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4月16日上午,到访的杨华安博士和闫桂军博士在兴农楼109室分别作了题为“The MFLP technology and the use of MFLP in molecular development for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和“DNA fingerprinting to study molecular relationships of plants/How to create next generation of cut flower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农学院副院长何红教授主持,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
MFLP(微卫星锚定片度长度多态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技术,是由杨华安博士于2001年发明的。在报告会上,杨博士首先介绍了MFLP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发明思路和过程,然后结合其在植物育种中大规模运用的案例,说明MFLP标记在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方面应用的技术优势。同时以现身说法激励同学们要大胆地用创新思维来进行科学研究。闫桂军博士则结合自己在澳大利亚的植物育种研究工作经历,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师生们介绍了远源杂交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培育新一代切花品种中的应用,大量图文并茂的实例使得枯燥、深奥的遗传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易于接受。闫博士还毫无保留地讲述了他多年来从事植物育种工作的丰富经验及心得,并与师生们进行了交流。两位学者的精彩报告博得了师生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学院新闻主编:曾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