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至11日,朱坚真副校长率团赴京沪穗部分高校调研资产管理,水电、车辆及食堂管理是考察调研项目之一,也是我校资产管理改革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所考察高校在水电、车辆及食堂管理改革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为我校破解的难题提供借鉴。
1、水电等能源的管理
所考察学校水电等能源管理均由学校后勤服务部门管理,基本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学校通过科学合理核定指标,定量承包给后勤服务部门管理,后勤服务部门管理同样核定各单位的使用指标,定量给使用单位,实行“定额管理,超额收费,节约奖励”;另一种是学校根据各单位的情况,合理核定指标,每年定额拨给学校使用单位水电费,实行“全额收费、定额补贴、超额自付”;这两种管理模式根本点都是通过定额管理,有偿使用,达到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杜绝浪费,节约资源,服务教学、科研,提高教职工待遇的目的。
2、车辆的管理
所考察学校在车辆管理方面,因各校情况不同,采取的办法略有差异,其目的都是通过各种措施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开支,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教职工待遇,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1)小车的管理。在受访高校中,有的学校已实行了车改,学校的小车已经拍卖掉;设有小车队的学校,小车由学校校长办公室或后勤服务部门管理,大都采用“定额补贴,有偿使用,超额自付”的管理原则,不设专车专用。
(2)大车的管理。在受访高校中,没有大车队的学校,教职工上下班乘车和学校部门用车都交由社会公交运输营运解决;设有大车队的学校,车队由学校后勤服务部门承包,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主运营,先服务学校后服务社会。学校根据每人的出勤数或课时量以及校区之间的路程,根据学校部门(对外)的职能发放交通补贴。交通补贴,因校而异,教职工乘车和学校部门用车按市价收费,实行用者自付原则。
3、食堂的管理
所考察各高校对于学校食堂的管理,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
(1)食堂全部由学校后勤服务部门经营,形成内部竞争。
学校实行目标管理,统一采购、限定毛利润、内部核定成本、独立核算、自我积累,各食堂之间形成内部竞争机制,学校从满意度、毛利润、价钱等方面进行控制(如上海海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2)食堂部分由后勤服务部门经营、部分对外招标承包,促成内外竞争。
所考察高校在食堂管理上,有些学校开放校内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目标管理。校内食堂等一部分由后勤服务部门经营、一部分对外承包经营。由后勤服务部门经营的食堂,管理的模式与上述第一种情况相同;由承包商经营的食堂,承包商每年要交一定的承包金,菜价自定。对外承包的食堂,有的由承包商装修、购置设备(如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的由学校装修、购买设备(如中国农业大学)。
另外,部分学校食堂的管理实行全聘任制,经理、副经理、各食堂经理通过公开竞争上岗;学校餐饮服务实行餐厅经理负责制,独立核算、成本经营、目标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