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专家徐质斌教授、张书文教授、孙省利博士进言国家海洋局,对当前海洋管理体制与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海洋人才战略实施、海域管理与海权维护等涉海领域中的一些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我校专家提出,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全国海洋统筹管理务必打破现行体制限制,建立海洋管理的科学化运行体系,并建议国家海洋局提升层级,升格为国家海洋总局,或在国务院设海洋工作小组;为适应海洋事业专业技术强的特点,必须提高技术官员的比重,组建专家型领导班子,建立学习型政府机构;
在海洋人才战略实施方面,我校专家认为,海洋科学作为一级学科,包括了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综合性学科,因此,我国海洋学科专业教育应着重突出多学科、高技术的交叉融合,培养厚基础、重应用、综合性的海洋科技人才。要允许一些学科基础好、发展历史长的学校,如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根据自身特点及条件,发展一些国家、社会和经济建设急需的边缘交叉专业,建设新的学科生长点。同时,由于现行海洋人才的培养、使用受行政系统的局限、分割,不能成为大团队,我校专家还建议国家海洋局要站在“国家”角度而不是“局”的角度来开展全国人才的培养、使用与整合。此外,南海是中国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海域,可南海区是海洋研究力量及人才储备最弱之地,这极不利于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专家建议不断加强与南海区有关海洋人才培养高校的共建力度和海洋研究的支持力度。
海域管理和海洋维权方面,我校专家指出,目前在海域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海域使用论证缺乏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程度的预测评估和善后的修复规划;海域使用金没有用来进行受损害生态环境的修复;没有专门的基金用于海域论证技术研究和受损生态的修复技术研究;地方上海域使用论证主要由地方海洋主管部门的下属机构来完成,缺乏科学公正,不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专家建议要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地方的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建立海域使用金用于受损生态恢复的管理制度;规范海域使用论证管理办法,使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真正起到合理用海、科学用海、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促进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海域使用研究基金,提高论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