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校园快讯

“南珠”待振兴 海大勇担责――刘卫国亲率珍珠团队送优质珠种下乡

时间:2008-06-14

编辑:

作者:梁兴有

审核: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
刘卫国向珠农赠送“亿粒”种苗 梁兴有/摄

6月13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刘卫国亲率我校珍珠研究团队前往雷州流沙镇,为当地珠农赠送“亿粒”珍珠贝优质种苗,受到当地干部和珠农的热烈欢迎。珍珠研究所所长谢绍河及刘志刚、余祥勇、劳赞、符韶等珍珠研究团队成员参加了这一活动。随行的还有学校新任组织部部长刘东超、宣传部部长卢仕严等。

近几年,由于海洋环境变迁,超负荷养殖、种质退化等原因,“南珠”品质、产量日益下降,生产陷于困境,更兼声誉不佳,致使该项产业一蹶不振,恢复并振兴“南珠”产业已成为业界共识。近年来,我校珍珠研究团队承担了国家、省、市“优质海水珍珠培育技术”研究课题多项,针对目前“南珠”产业存在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其中“种质退化”被作为重点问题进行攻关。2004年完成了40万只优质贝苗的人工繁育,其生长速度及存活率分别提高了16.6%和18.2%;2006年完成了四种壳色珍珠贝子三代的选育,四种壳色表型纯化率分别达到96%、100%、95.2%和88.7%,生长速度总体提高了20%以上;2008年6月份完成了四种壳色珍珠贝子四代的选育,并同时育出了经四代选育的优良品系珍珠贝苗1亿粒以上,为新品系的推广打下了极好的种苗基础。本次为当地珠农赠送的“亿粒”,即系刘志刚教授主持研究并由科技服务种苗场负责培育的珍珠贝优质种苗。

 

\
一行参观珠贝种苗场限公司 梁兴有/摄

在双方的交流会上,刘卫国书记指出,“南珠”产业是渔民转产致富的重要产业;恢复“南珠”产业,是省、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迫切的民生工程。作为海洋大学,特别是一所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的大学,海大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恢复“南珠”产业的重任,为民生效力。他希望学校的科技创新服务迈出更大步伐,真正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真正为百姓谋福祉。珍珠研究所所长谢绍河介绍了我校为振兴“南珠”付诸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

为纪念我国珍珠养殖的先驱、我校先贤熊大仁先生,本次赠送给珠农的优质珍珠贝种苗被命名为“马氏贝大仁1号”。

下午,刘书记一行前往雷州市乌石镇“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了考察。

 

\
一行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领导合影 梁兴有/摄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   邮箱: xzb@gdou.edu.cn

电话: 0759-2383111、2383333(党政办)、2396115(本科招生)、2396172(就业)、2382451(成教招生)、2362175(非学历培训)、2396185(研究生招生)

教育收费咨询/投诉电话:0759-2383153,邮箱:cjgzbgs@gdou.edu.cn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粤ICP备06058882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0号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