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勤概况:
(一)后勤管理体制:“小机关、多实体”,建立以服务协议为基础的甲乙方关系。
1、小机关:后勤管理处履行学校对后勤实体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房产(房改)管理工作;代表学校与后勤实体签订服务协议;对后勤实体进行指导、服务质量监督等。下设综合管理科、房产管理科和房改办三个职能机构。
2、后勤实体依据协议履行责任。
(1)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除饮食、学生公寓以外的其它后勤服务工作。下辖中心办公室、环卫园林服务部、教室管理服务部、交通运输服务部、水电管理服务部、商业服务部、电信服务部、幼儿园、招待所等服务部门,
(2)饮食服务中心:负责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所有集体饮食服务,保证师生安全、实惠、文明舒适就餐的需要。下辖主校区第一食堂、第二食堂、第三食堂、教工食堂、霞山校区食堂和海滨校区食堂。
(3)学生公寓服务管理中心:负责学校各校区学生公寓物业管理与服务。下设办公室、保安大队、宿舍管理部、物业维护部和商业服务社等服务部门。
二、为教学服务工作定位
(一)明确教学中心地位,树立“后勤保障教学”的思想观念。
(二)坚持后勤工作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的方向。
(三)为本科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三、为教学服务工作思路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教学为工作主线,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二)增强服务意识与效益观念,完善后勤服务设施,优化育人环境。
(三)通过高效优质的服务,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环境,为学校培养“三能”人才提供良好条件,不断满足学校发展对后勤服务的需求。
四、为本科教学服务的措施及成效
(一)加强对后勤实体的监督管理,促使其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
1、正确处理好“小机关”与后勤服务实体的关系。一是在工作上明确职责,后勤管理处(小机关)作为甲方行使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后勤服务实体作为乙方开展后勤经营和服务的具体工作。二是从思想认识上,明确双方不是行政隶属关系,而是经济合同关系。三是在具体操作上,甲方不要干预乙方的具体经营服务活动,乙方也要尊重甲方的宏观管理职能。四是从组织协调上,多沟通,多协调,共同研究后勤服务与改革中的新问题,协调做好工作。
2、坚持保障教学,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管理理念,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后勤实体全面引入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服务管理,主动服务于教学,是粤西高校后勤服务通过该体系认证的第一家。2006年4月,在后勤服务中心和学生宿舍服务管理中心引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同年9月取得该体系认证证书;饮食服务中心也于2006年9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后勤服务工作目标明确、职能清楚、责任分明,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3、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制度,促使后勤服务实体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一是建立监督巡查跟踪整改制度。根据服务协议要求,检查监督后勤实体履行协议、完成工作任务、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二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估制度,促使后勤实体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制订了《后勤服务工作评估考核暂行办法》。明确工作要求、考核评估指标和奖惩办法。三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通过抽查或问卷调查等形式在师生中征求对后勤实体服务水平与质量的评价和建议。
4、加强了食品与环境卫生安全的监管。修订了《广东海洋大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和《广东海洋大学食物中毒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校长分别与责任单位签订了食品卫生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对学校食品与环境卫生安全的规范化监管。一是坚持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随时通知有关责任部门整改。二是坚持每周安排专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材料,分别给有关责任部门发出整改通知,并跟踪检查督促整改。三是坚持每月组织学校食品与环境卫生安全检查小组进行较为全面的监督检查,对检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向学校领导汇报,同时分别给有关负责单位发出整改通知,提出明确整改要求,要求反馈整改结果,组织跟踪整改效果。四是配合“安全生产月”活动,每年组织开展食品与环境卫生安全大检查。分单位自查、组织检查、整改、反馈跟踪等阶段进行。
(二)加强校园环境整治,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1、在加强原有校园绿地管理与养护的基础上,根据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及时做好旧房拆迁,跟踪做好新建楼房的环境绿化、校道改造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每年投入绿化经费上百万元,校园绿化总面积36万┫。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从2000年起一直保持湛江市“花园式单位”称号。
2、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与校园环境设施保养,2000年至今连年被评为湛江市卫生先进单位,2006年市卫生先进标兵单位。
3、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环境,又体现了环境育人功能。
(三)积极配合教学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各类教学和后勤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维修改造,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教学设施的建设与维修改造项目较多。在任务重、工期要求紧、资金紧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优先保证教学需要的工作原则,克服了各种困难,完成了大量的多媒体课室、实验室维修改造及校园环境建设等任务。建设改造或维修各类体育设施一批:主校区蓝球场、网球场、沙滩排球场、高尔夫练习球场和田径运动场等,霞山校区体育场和海滨校区灯光球场、田径场等。优化了办学资源,满足了教学需要,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后勤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食堂软、硬件建设,改善就餐环境;2003年校本部各食堂都以优秀的软硬件设施通过了广东省标准化食堂验收;2004年海滨校区和寸金学院食堂也以较好成绩通过了验收。第三食堂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食堂;第一、二、三食堂和海滨校区食堂被评为湛江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饮食服务中心为2006年省高校伙食工作先进单位。
(2)调整伙食结构,开展特色风味、多层次服务,满足多种类型、各个层次需要。多家媒体报道过我校的校园美食。
(3)用电保障。先后在2004年和2006年投资了350多万元购置了两台1000KVA发电机组,并网高压送电,解决了主校区地处市郊停电较多的应急用电,保证停电时教学和师生生活的正常秩序。
(4)供水保障。整治水厂环境,建设标准的水质化验、消毒室,实行水质三级检验机制,安装了闭路电视监控装置,使教学、科研、生活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5)交通保障:车辆安排优先保证教职工上下班和教学工作需要;及时更新车辆,加强安检和保养,确保良好车况;为师生创造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安全、准时把师生送到工作、学习地点。
(四)关注师生生活热点问题,改善师生生活条件,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后顾之忧。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逐步解决学生公寓用热水问题。
(1)2004年底投资20多万元建设主校区10幢女生宿舍电热开水器应急用热水工程。
(2)2005年11月投资70多万元建设主校区19幢男生宿舍电热开水器应急用热水工程。
(3)2006年11月投资10多万元建设海滨校区8幢学生公寓电热开水器应急用热水工程。
(4)2006年底投资150多万元建设主校区西二、西六、西十二、西十三等四幢有大部分艺术学院女生住宿的宿舍电热水器的安装工程。
(5)2006年底向社会招商引资建设主校区和海滨校区9幢女生宿舍空气源热泵中央供热水系统,今年9月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2、采取新建、改建、租赁和为教职工创造条件购买住房等措施,想方设法解决学校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
(1)新建四幢教工宿舍周转房13800┫,224套住房。
(2)改建霞山校区2、3号楼4000多┫,60套住房。
(3)租用霞山民有路南雅大厦10000多┫,改造成教师住房78套,单间套房48套。
(4)2006年8月正式启动了住房货币分配实施方案,发放住房补贴490多人次,总金额600多万元,同时积极主动协助教职工申领住房公积金350多人次,给缺房教职工在社会上购买住房增加财力支持。同时利用网络、橱窗等为教师提供商品房销售信息。
3、改造和建设了一批康乐活动场所,供教职工工作之余健身娱乐,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五)以改革求发展,构建适合我校实际与发展需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校党委十分重视后勤服务与改革,把后勤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要“加快后勤改革步伐,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提出了“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思想路线”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旨在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原则”。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成绩裴然。
1、1997年两校合并伊始,我校与湛江师范学院组建跨校后勤服务实体《海师后勤服务有限公司》,统筹建设学生公寓并进行管理,至2004年9月共引进社会资金或银行货款建设学生公寓27幢,总建筑面积11万┫,有力地支撑和保证学校几年来的快速发展。这一突破性改革,为当时广东高校学生公寓建设的投资方式开创了先河。在建立新型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1999年9月成立湛江高校后勤集团,将我食堂、学生公寓管理和广东医学院、湛江师范学院食堂等划归湛江高校后勤集团管理,实现了高校联合办后勤。
3、2001年月,根据国办发[2001]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经过充分的动员、调研和论证,并借鉴了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了原有的后勤改革方案,重组了后勤服务中心,把其它后勤服务项目划归后勤服务中心经营管理。2001年底,全部后勤服务项目和人员都成建制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分离完毕,当年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规范分离验收。分离后的工作重点定位在运行机制的转变上。一是抓好学生公寓、食堂的建设管理和校园管理。二是抓好服务实体的稳健经营与运转。
4、陆续把条件成熟的土木维修、通讯、有线电视、煤气供应以及部分校区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卫生保洁等后勤服务项目完全推向社会,由社会上相应行业直接向校内提供服务。使学校后勤既精简了机构,又减少了开支,两个效益明显提高。
5、2007年,按照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布置,进行了新一轮的后勤改革。主要内容是:
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逐步引进竞争机制,确立“小机关、多实体;独立核算、协议管理;顾客驱动、择优汰劣”的改革方针,制定后勤改革方案。后勤体制上实行小机关、多实体,小机关代表学校与学生的利益,拟定协议和实施协议条款;独立核算、协议管理,由学校财经领导小组核定年度承包额,审定协议,后勤实体依据协议履行责任;顾客驱动、择优汰劣,由后勤服务对象对提供服务者进行评价,并由群众评价意见最终确定提供服务者。
加强后勤处和后勤实体领导班子建设,增强责任心,提高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和业务水平,建立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后勤保障体系;抓好后勤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使后勤管理人员符合岗位要求;抓好后勤各项管理制度的审定和建立,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
我们为教学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师生的肯定;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获得“广东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等多个奖项;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五、今后努力方向
(一)推行目标管理,增强责任心,提高办事效率;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领导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提高服务意识,主动与教学部门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
(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建立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后勤保障体系,努力做好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