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校园快讯

师生同台献艺 刘秉义赞我校艺院学子“后生可畏”(图)

时间:2006-12-08

编辑:

作者:张艳梅

审核: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我第一次来海大的时候,艺术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刚开学,现在他们就要毕业了。刚才我听了他们的演唱,深感后生可畏。我为同学们感到高兴,你们的未来充满希望。” 在12月6日晚于多功能厅举行的刘秉义教授师生音乐会上,这位从艺50余载、年逾古稀的男中音歌唱家对我校艺术学院音乐系的优秀学子赞赏有加。

当晚的音乐会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由刘秉义教授指导过的艺术学院音乐系孙艺等同学演唱,下半场是刘秉义教授的独唱。按照节目安排,当晚刘教授一连为大家演唱了9首歌,其中有《牧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少数民族歌曲,有《菩提树》、《跳蚤之歌》等西方艺术歌曲,也有《祖国,慈祥的母亲》这样由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传世精品,充分展示了他多样的艺术风格、娴熟的演唱技巧、细腻的表现手法及对不同歌曲的准确理解与驾驭能力,给场内观众带来了别具魅力的艺术享受。

\
刘秉义教授登台献艺

“谁说失去的永远失去,谁说花儿谢了不再开。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有冬去也有来。”在演唱《寻找回来的世界》前,刘教授娓娓地谈起了这首歌的歌词所包涵的丰富意蕴,言辞之间充满感怀,似乎又回到了青年时代;演唱《跳蚤之歌》时,他诙谐生动的表情和歌曲的内容相得益彰,场内笑声、掌声响成一片。9首歌唱完,场内师生依然热情高涨,掌声雷动。在大家的盛情挽留下,刘教授又欣然加唱了三首歌曲,分别是前苏联歌曲《喀秋莎》,成名作《我为祖国献石油》和活泼诙谐的新疆民歌《阿拉木汗》。当《喀秋莎》的音乐响起,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打起了拍子。

在演唱42年前的成名作《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前,刘教授谆谆告诫在座的各位师生:“艺术家一定要有生活,没有生活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别说42年,恐怕四年零两个月都流行不了。”他意味深长的话语和酣畅淋漓的演唱引起了场内师生的强烈共鸣,经久不息的掌声再次把音乐会推向高潮。

\
刘秉义教授与师生合影

音乐会结束后,艺术学院师生纷纷上台与刘教授合影留念。

刘秉义教授简介

刘秉义是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歌唱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先后演唱了许多优秀歌曲,如《我为祖国献石油》、《回延安》、《沁园春•雪》、《我为祖国守大桥》以及《跳蚤之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几乎家喻户晓。1980年,在文化部举办的观摩评比演出中,刘秉义获得演唱一等奖,他录制的《黄河颂》中外名曲专辑录音带也获得“云雀奖”。 此外,刘秉义还获得过“荣誉石油工人”、“荣誉伐木工人”、“荣誉建筑工人”等多项荣誉称号1989年,刘秉义还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40年“广播金曲奖”。作为文化使者,40多年来,刘秉义先后出访过前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朝鲜、日本、新加坡、美国,他的演唱也受到这些国家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在频繁参加各种类型演出的同时,刘秉义还身兼多职,如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文化部职称办主任、中国社会音乐学院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等。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   邮箱: xzb@gdou.edu.cn

电话: 0759-2383111、2383333(党政办)、2396115(本科招生)、2396172(就业)、2382451(成教招生)、2362175(非学历培训)、2396185(研究生招生)

教育收费咨询/投诉电话:0759-2383153,邮箱:cjgzbgs@gdou.edu.cn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粤ICP备06058882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0号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