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学生处组织校、院、系三级学生会勤工助学部的主要学生干部共30多人在主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勤工助学工作会议。
会上,学生处蔡郁处长首先就我校目前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基本情况向与会同学作简介,并指出我校贫困生与特困生的比例分别是在校生的25%和11%,这意味着当前我校约有2300多名特困生,可见这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为了尽量满足同学们参加勤工助学的需要,学校想方设法增设勤工助学岗位,到目前为止勤工助学固定岗位从2004年的400多个到现在的1200多个。同时,学校也于2005年9月修订了勤工助学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勤工助学工作,提高了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劳动报酬标准,明确了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同学的工作时间(每月33~36小时)和劳动报酬(每月240~280元)。
随后,蔡郁处长介绍了我校为贫困生开展助学工作的基本措施有: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发放助学金和特困生与贫困生临时性困难补助、校友或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资设立的贫困生助学金(如:林炳麟特困生助学金与黄勇助学金等)、国家助学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信贷等。同时也向与会同学通报了学校与银行办理助学贷款的进展情况等,特别强调了诚信行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希望广大贫困生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不要自卑自暴自弃,而要自信自立自强。
接着,蔡郁处长向与会学生干部就如何协助学校做好勤工助学工作提了四点建议与要求:一是要坚持深入到贫困同学中去,充分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准确掌握他们的贫困程度,并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和老师。二是多关心贫困生的疾苦,经常关注贫困同学的热点问题和共性问题。这方面更需要学生干部们发挥好桥梁与?带作用。三是开展勤工助学工作时一定要有爱心、信心和恒心,要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四是要加强与学校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相关领导及老师的联系,多为加强和改进勤工助学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最后,与会老师和学生干部就我校开展助学信贷工作及相关问题作了问答式的互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