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校超过50%的生源来自农村及一些贫困地区,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困难学生的资助日益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多方采取措施,进一步落实资困工作。日前,笔者就此采访了学生处助学信贷科科长尹霞。
目前我校采取的主要助学措施,一是开辟“绿色通道”,通过缓交或减免学费,解决贫困新生入学时无法交纳学费的忧虑。二是积极推进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到目前为止,我校有1092位学生与银行签订了信用贷款合同;其中第一批贷款去年9月份发放,498人的贷款款额已经到位,2003年新生贷款申请工作也即将着手进行。三是努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我校现有固定勤工助学岗位600多个,临时岗位每年约2000 人次,分布在饭堂、图书馆、游泳池、车库、语音室等部门,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每月可获得180多元的报酬,补助在校期间的日常生活费用。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奖学金、捐资助学金、特困生补助金以及实施国家奖学金等,鼓励困难学生努力学习,争取获得资助。通过这些措施,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经济资助,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尹科长说,由于我校远离市区,仅靠学校自身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远远不能满足贫困学生的需求;由于银行要求严格,助学贷款还不能覆盖所有的困难学生,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资困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