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校园快讯

【同心战疫】我校中国东盟海水稻研究院江门海水稻研究分院送技术下乡助力春耕

时间:2020-03-07

编辑:滨海农业学院

作者:撰稿:黄永相、饶刚顺、陈日胜;摄影:邓卓迪、陈苗;审核:邓伟强

审核:

来源:滨海农业学院

浏览次数:

春耕在即,农时紧迫。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响应省委省政府“抗疫情、促生产、保供应”的号召,我校中国东盟海水稻研究院江门海水稻研究分院迅速动员团队科技人员、农村科技特派员,积极融入农业生产,开展春耕生产农技服务。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手段,主动与农户沟通交流,一边宣传防疫知识打消他们的顾虑,一边指导农户开展“稻-鸭”、“稻-虾”、“稻-蟹”有机稻米安全生产技术等工作。针对稻田春季持续低温阴雨天气问题,团队成员在雨季来临之前,精心指导当地农户做好开沟排水清沟、杂草防控等工作,同时推广早春栽培海水稻防寒育秧技术,应对春耕生产可能出现的早春寒潮和暴雨。

2020年江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在台山海宴镇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产学研基地举行。3月5日,江门海水稻研究分院团队成员陈日胜教授、黄永相、陈苗、饶刚顺、邓卓迪等人在确保自身无疫的前提下,前往台山基地,协助江门市农业部门开展春耕活动。在现场,陈日胜教授向省市农业部门有关领导及新华社等媒体代表介绍了海水稻种植、利用海水稻开展绿色循环种养模式等技术。创新展示了海水稻农用无人机条播、稻虾稻蟹共生等新农机、新农技,并通过5G网络向全市现场直播。此外,还深入珠海羽人农业航空有限公司、广东天禾农业服务公司开展无人机海水稻生产调研,了解到时下农用无人机播种海水稻种子由于谷芒稍长导致“卡机”现象严重的情况后,团队成员通过试验,摸索出一套含种子脱芒、出糙加工、催芽处理等的简易可行方法,有效解决了农业企业的技术应用难题。同时建议广东天禾农业服务公司可根据市场形势,开发华南沿海稻田专用的盐碱地改良有机肥料,指出宜选用环保的菇渣、豆粕等植物材料,确保产品无污染。

江门海水稻研究分院团队还将结合各地需求,组织专家前往粤西及北部湾地区开展抗疫情保生产助春耕活动。

 

陈日胜教授向江门市副市长王长青介绍海水稻基地概况(陈苗 摄)

 

2020年江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邓卓迪摄)

 

春耕会在海大台山基地举行(邓卓迪摄)

 

无人机播种技术(邓卓迪摄)

 

春耕会现场(邓卓迪摄)


机械化插秧技术(陈苗摄)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   邮箱: xzb@gdou.edu.cn

电话: 0759-2383111、2383333(党政办)、2396115(本科招生)、2396172(就业)、2382451(成教招生)、2362175(非学历培训)、2396185(研究生招生)

教育收费咨询/投诉电话:0759-2383153,邮箱:cjgzbgs@gdou.edu.cn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粤ICP备06058882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0号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