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会在湛江开发区泰华大厦18楼会议室举行。本次预答辩工作通过线上通讯评议、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巩建华、副处级组织员何丹娴等参加了预答辩会。
本次预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湛江基地主任、湛江市哲学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廖东担任,委员会成员包括湛江市社科联主席邵锋、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童小彪、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曾小伍、湛江市委党校政治教研室教授张世军等专家。我校2017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11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线上预答辩。
预答辩委员会主席廖东认为,本次预答辩有五个特点:一是鉴于疫情防控阶段的特殊情况,采用视频的方式进行论文答辩,较好地完成了论文答辩任务,体现了创新性。二是采用分组交叉进行的方式,时间分配合理安排,既保证了答辩质量,又体现了高效的原则。三是评审专家不辞劳苦,全程五个多小时,中间不休息一气呵成,精神可嘉。四是评审专家在会前对每一篇论文进行了认真的评审,下足功夫,答辩会上既肯定每篇论文的优点,又提出了许多精辟而中肯的修改意见,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学术专业水平。五是答辩会既严肃认真又气氛融洽。有问有答,有质疑有辩解,达到了教学相长。
自2017年以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湛江市哲学政治经济学学会共建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由基地的专家担任校外研究生导师,采取“双导师”培养机制。学院高度重视此次预答辩,为了做好这一工作,巩建华院长多次与廖东会长商议研究线上预答辩的方式方法和答辩流程,组织研究生提前进行了演练。此次预答辩为正式答辩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