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中山大学孙晓明教授、浙江大学孙永革教授应邀到海洋与气象学院海科楼505会议室进行学术交流。交流会由学院副院长陈法锦主持,学院党委书记陈晓、院长谢玲玲及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了会议。
孙晓明教授作了题为“深海稀土矿床研究进展和关键科学问题”的学术报告,介绍了我国稀土矿床存在的问题以及全世界稀土矿床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稀土矿床发展的方向,并详细介绍了他们团队在深海稀土矿床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环节,在场师生热烈提问,与孙教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会后学院领导与孙教授就进一步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达成了共识。
孙永革教授作了题为“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中一些经验和建议”的学术报告。整个报告围绕“如何写好国家基金申请书”展开,孙教授指出想要写好申请书就必须要注意科学性和专业科普两个层次,其次点明摘要是整个申请书的点睛之笔,需要找准命题、发现问题、提出思路和概括意义。最后,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孙教授都作了详细解答,参会教师都表示获益良多。
本次学术交流拓宽了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对促进海洋科学学科发展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讲者简介:
孙晓明,目前为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和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国际经济地质学家(SEG)会士、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执委、国际应用矿床学会(SGA)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学会理事、国家教育部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海洋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
孙永革,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有机质分子及其碳、氢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现担任Executive Member of Association of Asia-Africa Petroleum Geochemistry (AAAPG)、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学会有机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地球生物学分会理事、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