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南方科技大学长聘教授周晓辉应邀在湖光校区兴农楼109室作了题为《从信号到响应:双组分系统在细菌化学通讯中的枢纽作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滨海农业学院院长马驿教授主持,学院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等100余人参会。
周晓辉从双组分系统的基本框架及其在肠道病原菌致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引入,指出其潜在抗感染药物靶点,重点分享了其团队在该领域的最新发现——EnvZ/OmpR双组分系统在病原菌定植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聚焦革兰氏阴性菌对万古霉素的固有耐受性开展探索。他指出,VanK蛋白为万古霉素直接结合的感受蛋白,并证明其在降低抗生素通透性的重要作用,集中展示了“铁-EnvZ/OmpR-毒力调控”与“VanK-Vpa0243-外膜通透屏障”两套信号网络模型,为开发新型抗感染及抗耐药性药物提供了思路。在互动环节,师生就关心的问题与周晓辉教授进行了交流。
此次学术交流聚焦兽医学科前沿动态,有效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为教师研究方向提供了启发,对推动教学创新、科研方法突破及学科领域拓展具有积极意义。
专家简介:
周晓辉,南方科技大学长聘教授,兼任《Microbiological Research》主编,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毕业于华盛顿州立大学,曾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终身教授和国际新药开发与治疗大会抗感染分会主席。研究聚焦人兽共患病原菌耐药和致病机制及靶向干预策略开发。以通讯作者在PNAS,Nat Commun,EMBO J,Biomaterials,Gut Microbes,PLoS Pathogens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曾主持多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R01项目和美国农业部重大项目。现承担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广东省、深圳市等多个重点项目。长期受邀担任Nature Chemical Biology,EMBO J,Biomaterials,eLife,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国际知名期刊的特约审稿专家,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