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学子积极参与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奔赴田间地头,发挥专业所长,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能。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在社会大课堂中收获了别样的成长。
广东海洋大学“青”筑振兴,“学”馈万村(以下简称青振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是众多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中一支具有代表性团队。该团队运营模式由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团委、共青团阳江市委员会共同策划,联同江城区团委统筹推进,以白沙街道为实践点开展探索。自2023年立项实践至今,以探索大学生可复制模块化、组团式的驻村帮扶范式为目标,为阳江市乡村振兴提供大学生的智慧和方案。
青振兴团队充分发挥高校青年组织、属地组织的联动效应,组建大学生“智扶”帮帮团:针对五大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分别设立产业赋能小能手、未来人才规划师、乡村文化传承者、绿色生态守护者、组织活力先锋官等模块化团队,开展驻村精准帮扶。以白沙街道为第一实践点,总结经验优化模式,进而为在阳江其他地域由点到面复制铺开帮扶模式夯实基础。而在组团式方面,该团队开创性的提出凝聚多方帮扶力量、协同各方资源优势的组团帮扶模式,即构建1+1+1+1+1(五个1: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及乡村)合力帮扶模式:打造“1名党员干部+1名青联委员+1家企业+1支高校团队+1名村干部”的联动帮扶体系,形成多方协同、全方位推动的帮扶格局。自开展以来,已协同鹅知健农业专业合作社借助阳江市级非遗技艺优势推广地方特色鹅美食,助力推动当地鹅产业发展;帮助埠头村重启小学场所开展学业帮扶,达42名同学;开展红色文化宣讲进校园2次;美化乡村墙体5面,面积约40平方米;选派2名学生团干部与白沙街道联合培养埠头村组织活力先锋官,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024年暑期实践中,以探索阳江可复制模块化乡村振兴方案为主旨,组建青振兴总队+各功能小队近50人,整合各方资源,协同推进持续深化方案的实践和探索。其中以“鹅”食丰年-助力白沙鹅美食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白沙鹅产业支队,以阳江市特色产业白沙鹅为立足点,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助力白沙鹅产业新发展。以“鼍”起新颜-记录阳江乡村振兴旧貌新颜为主题的媒体直播运营支队,将利用新媒体资源,打造媒体矩阵,助力阳江市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推广。以“绘”心巧思-墙绘乡韵勾勒阳江振兴新蓝图为主题的墙绘支队,结合当地特色,以墙绘为乡村赋能,为乡村景色增添色彩。以“文”润“教”泽-青年助力阳江乡村人才振兴为主题的支教支队,拓展乡村儿童知识视野,助力乡村教育的发展以及乡村未来人才的培养。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广东海洋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将继续扎根乡村,以白沙街道为样板,探索青年助力乡村振兴新范式,帮助当地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将可复制、组团范式的成功案例推广,为助力阳江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鹅”食丰年团队开展白沙鹅产业调研

“鼍”起新颜团队助力各实践团队进行直播带货

“绘”心巧思团队开展和美乡村墙绘

“绘”心巧思团队合影

“文”润“教”泽团队开展埠头村支教之参观大学校园

“文”润“教”泽团队开展埠头村支教活动

合力帮扶团队召开推进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