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芳,一位来自山西美丽大方的女孩,带着对南方的憧憬,千里迢迢来到广东,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挑战自己,开始她的大学征程。
小芳从小就在温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父母就像朋友一样和她进行沟通,用独特的教育模式培养她,给她足够的空间,对她从来不会有过多的要求,更不会施予巨大的压力。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使小芳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做人做事都力图完美。
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跟其他独生子女一样,小芳或多或少会感孤独,兴趣成了解闷的方法之一。妈妈喜欢音乐,在她的感染下小芳也渐渐爱上了音乐,音乐成了她最大的兴趣和爱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自己有不错的主持能力,于是喜欢上当主持,很享受舞台带给她的欢乐。
来海大其实只是一个偶然,选择大气作为自己的专业更是一种巧合的机缘。不过对于她来说,海大确实是学习的好地方,环境优美,远离市区的躁动与喧嚣。学一行爱一行,对于大三的她来说,她已经很喜欢这一专业。而且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她开始在多方面发展。
“多次主持学校晚会、论坛等活动;荣获学校英文主持人大赛一等奖;荣获第五届‘天翼杯’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冠军;担任双百工程创新实验班数理1102的班长、院学生会副主席;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辩论赛主席队队员;2011年度博学之星……”令人眼花缭乱的履历透露出小芳是个乐于参加学校各类活动、敢于挑战自我的女孩,浑身散发出正能量。
当记者疑惑为什么她能一直保持积极的状态时,小芳笑着说出两个原因,一是对主持与学生工作的浓厚兴趣,喜欢舞台上的感觉,喜欢当沟通学生与老师的桥梁;二是对完美的追求,她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这名让人佩服的女孩在评价这些大大小小的奖项时,只认为这些只是代表自己的过去比较优秀,是给自己过去一个肯定,自己随后会制定进一步的计划,继续追求卓越。
访问过程中,“比赛”两个字眼频频出现,它似乎在小芳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份额。但小芳并不这样认为,她把比赛看成自己的第三课堂,认为比赛是提高自我的最好途径与检验自我的最好方式,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强者切磋学习,可以使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在去年代表学校参加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决赛的过程中,她不仅熟练了对word文档与PPT的深入操作,在角色扮演环节中也增强了自己的表演能力与协调能力,而且从其他选手的表现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提到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比赛,小芳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大一时第一次参加的主持人大赛。那时她认为自己发挥一般,却意外获得了老师的青睐。虽然挺进决赛时大一年级的非专业主持人只有她一人,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但最终在朋友与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下获得了最佳潜质奖,激励了她继续坚持梦想。
当大部分同学在抱怨时间不够用时,这个认真积极的女孩并不为时间问题所困扰,很好地处理好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她为自己制定了大规划与小计划,大规划针对每一个学期,涉及了4个月里可能面临的工作与时间安排,小计划则精确到每一天,减少时间浪费而提高效率。小芳认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做的事情都不同,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做好那些“应该做”和“不得不做”的事情,并且效率非常重要。
在她的朋友中,有很多女孩子在周末闲暇时喜欢逛街购物,尽情地娱乐,而小芳放松的主要方式是听音乐、看电影。有时候她也很想放开自己纵情于各种欢乐之中,但一旦过度的放纵就会有罪恶感产生。对她来说,没有疯狂的青春可能会留下许多遗憾,但相比之下,在年轻的时候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更加重要。
在获得“博学之星”的荣誉之后,小芳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她将自己的规划进行了调整与细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希望能努力发挥年度之星的作用,用追求丰富多彩人生的生活态度去影响身边的人。这名高中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女孩还套用了邓小平同志的话,“带动一部分人进步起来,再带动和帮助其他的人,最后达到共同进步”。
“生命不在于长度,更在于深度和广度。”这是小芳的人生格言。她把人比作一个多面体,只有多方面地学习与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加生命的厚度与宽度,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她也正在不断地践行着……
(校报执行主编:陈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