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校卫队副大队长梁志坚喜获非编合同制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当站在台上与校长握手合影时,那时的他,俨如一名得到了糖果的小孩子,无比兴奋。他微笑着告诉记者:“这份荣誉是大家对我工作的肯定,它是一种鼓励,同时也给我更大的压力,今天的表扬,就是明天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辛苦与否,我都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梁志坚在学校教师节表彰大会现场 曾昭茂/摄
梁志坚正在用对讲机与队友联系
1997年,梁志坚以一名非事业编制合同工的身份来到了海大,开始在保卫处综合科负责学生户口管理工作。直至2008年学校成立校卫队,梁志坚凭其出色的工作表现被提拔为校卫队副大队长,从此成为一名正式校卫队员。当记者问及为何当初会选择当保卫员时,梁志坚说道:“我之所以当一名保卫工作者,是因为这项工作有更大挑战性,学校地处郊区,环境复杂,湖光地区吸毒人员比较多,学校是他们作案目的地,为保护学校育人环境不受破坏,作为保安队长就义不容辞了!”
初中毕业的梁志坚,穿梭在高学历人群集聚的地方,他从未感觉到低人一等。相反,他更加专注自己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365天时刻准备,24小时随时候命。通过平时的学习与培训,他更是成为了海大非编制人员中的第一名党员。“他是骨干中的骨干!做事情积极又勤快,尊重领导,平时善于接受命令,听从指挥,任劳任怨,他的治安保卫工作不仅守护着校园安全,而且对学校周边不良分子有着很大的震慑作用。再加上在海大工作时间长,对周边环境十分熟悉,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顺手。校卫队副大队长一职,他当之无愧!”保卫处副处长于治政对梁志坚的称赞溢于言表。
“副大队长一职承担着协助治安科做好学校治安保卫工作的职责,其实我也是一名普通队员,队长职务只是一份责任,也正是这份责任驱使自己努力干好保卫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不管干哪行只要自己尽职尽责,用心工作,就会做出成绩。”梁志坚诚恳地说道。
作为校卫队副大队长,梁志坚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面对海大特殊的地理位置,他一方面需要安全防范,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协调管理学校内外的治安,另外还要随时待命处理突发事件。去年清明节前的一天,学校后山突然起火,梁志坚立即带领队员赶到现场抢险,干木杂草,火势凶猛,校卫队力量显得很单薄。他一边扑火一边报火警,消防大队接警后也马上赶到现场。由于火势窜上大山,消防车无法灭火,只能靠人用树枝扑火。最后经过三四小时的努力终于把山火扑灭,但梁志坚却早已满脸乌黑通红,身上的衣服还烧穿了几个洞。每年一到清明时分,附近的村民都会到后山烧冥纸祭拜祖先,梁志坚便忙上加忙了,那段时间,他都要日以继夜地守候在后山,防止山火的再次发生。
“我记得那次海虹一间宿舍着火了,接到通知赶到现场,梁队长智勇双全,第一个冲上前去灭火,比消防员还勇敢啊!”校卫队中队长谢明建回忆道,“前不久,学校发生多宗偷包案,案情很复杂,梁队经常带队前去多发现场潜伏,在与当地派出所联合下终于破案,他的认真负责让此类案件的发生率降低了70%,对学校外围的保安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工作认真、到位,做事有干劲、负责,总是站在第一线,做最危险的任务,不管案件大小,都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发挥应有的力量。梁队虽然住在附近的后坛村,但是有时遇到紧急案件他几天才回家一次,很多时候工作累了,就直接在学校警务室二楼休息,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这是治安科副科长全梁对他的评价。
作为副大队长,梁志坚对下属关怀备至。“我绝不会让队员饿肚子的!”梁志坚这样说。每逢台风将至,校卫队队员都得顶风冒雨在学校进行防风工作,常常通宵达旦。眼见下属们工作辛苦,即使工资微薄,梁志坚也会慷慨掏腰包买宵夜慰劳大家。遇到突发性案件,队员们顾不上吃饭就归队处理事情,梁志坚有时来不及请示领导,就自己想方设法给队员解决吃饭问题。“我们从事的是一种要有团队精神的工作,他们工作做好了,我的工作也就做好了,所以我非常爱护队员。”梁志坚对队友的爱护可见一斑。有时队员工作马虎了,他也从不用行政口令式批评队员,而是时常和同事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情况,处处为他们着想。平时梁志坚也积极参加学校贫困职工的捐款活动,真心实意帮助有需要的人,与很多教职工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问及工作与家庭是否有冲突时,梁志坚回答:“我是家里顶梁柱,爱人早出晚归在市区打工,小孩由父母托管,有时工作忙顾不上家里的事时,家人虽有抱怨但还是能理解。在我看来毕竟家事是小,工作是大。”
上司放心,下属信赖,梁志坚将自己十余载的宝贵青春奉献给了海大,用执著描绘着一位优秀的保卫人员寻常却又不平凡的人生。青春,在守护校园安全中闪光。
(校报执行主编:陈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