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学报编委会在霞山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编委会议,总结2006-2007年的学报工作,讨论了学报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今后的学报工作部署。会议由学报编委会主任吴灶和副校长主持。
编辑部主任缎胜修首先介绍了2006-2007年学报的出版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编辑部今后的工作设想。近年来,我校学报这影响力逐年提高。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我校学报的影响因子已达0.361,比2006年的0.249提高了0.112;5年影响因子0.422,比2006年的0.409提高了0.013。此外,基金论文比达0.42,比2006年的0.39也有所提高。
随后,编委会副主任、主编刘楚吾教授接着对两年来编委的工作作了总结,对编委的质量把关和发动老师投稿提出了要求,解释了收取审稿费和下一届编委改组的有关问题。之后,编委们就如何扩大学报的稿源、进一步提高学报的质量,以及学报的专业特色、栏目设置等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吴灶和最后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两年来编委们和编辑部同事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认为这些成绩不但体现了学报的质量上了一个台阶,也反映了我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长足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也还不少,许多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学校也将在引导教师投稿、充实编辑工作条件等方面采取一些政策性的支持。他说,提高学报的质量关键是稿源,审稿、编辑也要加强。他勉励编委和编辑部的同事,要想方设法扩大稿源,严格稿件审查和编辑的质量把关,为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