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海洋与气象学院在海科楼505会议室举办了第十七期海学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朱彬教授为师生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范伶俐教授主持,此次论坛依旧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展开,学院师生共计三十余人参会。
朱彬教授作了题为“中国东部地区雾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物理机制分析”学术报告,首先介绍了雾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我国东部雾日长期变化是:气候变化、城市化、空气污染(气溶胶)三个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接着介绍了他的团队目前所运用的研究数据和方法,并仔细对比了三个影响因子对雾的定量贡献。模式实验表明,气溶胶-云相互作用(ACI)是导致雾持续时间、雾强度和雾区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朱教授指出目前关于雾的预报难点在于几乎不考虑城市化(陆气耦合)和空气污染(气溶胶)效应,并希望在将来的研究中能够更加重视陆气耦合过程,以提高对雾的预报精度。
报告结束后,朱教授仔细回答了与会师生所提出的问题,和在座的领导老师进行了详细地交流。本次报告会开拓了师生的专业视野,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专家简介:朱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气环境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以及大气成分的气候效应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